二维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会刊

2015中国能源传播大会暨颁奖盛典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6-01-26 查看次数:5064

品牌新升级:如何构筑企业软实力?

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在“第三届中国能源传播大会”现场,参与探讨嘉宾的一个共识是: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软实力”。

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央企历来备受关注,特别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以及国企改革涉入深水区,央企更是成为媒体记者们紧盯不放的报道对象。

央企的品牌塑造和维护并不容易。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新媒体时代的公众不再一味迷信权威,不想遵从企业单方设置的议程框架;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公众的质疑与挑战日渐取代之前的轻信或盲从。在这样的背景下,甚者有大型央企出现了“越多的正面宣传,越多的负面理解”这样的循环。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苏桂锋在主题发言中分析了能源央企近年的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二是企业保障不足;三是品牌体系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苏桂锋认为,未来央企的品牌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要转变观念(特别是企业领导班子);二是构建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三是要有考核导向;四是真正的加大投入。

对于一些大型能源企业而言,到国际市场打出一番天地,打造全球知名的百年企业是一直以来的梦想。但过往的很多事实证明,走出去不容易,要在国外竖起个好名声、好的品牌形象,更是不容易。对此,《中国企业家》杂志副总编辑何伊凡在主题发言中,以去非洲等地考察的实际收获为例,分享了他对当前中国企业海外战略的思考。何伊凡分享了四个具体案例来分析企业走出去中遇到的问题,他总结道:央企在海外形象塑造,比国外企业还是难很多的,因为面对的就是不一样的途径,最根本问题,不是说了多少,而是做了多少。

在此次大会中,主办方华夏能源网还特别设置了两个圆桌讨论环节,分别围绕“能源企业如何与媒体做有效沟通?”和“企业品牌建设如何才能行之有效?”展开讨论,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天合光能市场总监曾义、金风科技市场总监侯玉菡、东方日升市场总监李斌等嘉宾对此作了深入诚恳地讨论。 

企业再进化:品牌资源整合如何匹配企业发展?

在信息海量、接收碎片、缺乏倾听、充满对抗的新媒体时代,诸多能源企业的品牌运作均面临宣传飞沫化、解读负面化、危机常态化等多元挑战。

市场竞争极其残酷,企业的经营也有起有落。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成立多年的成熟企业,或者说不只是传统的大型企业,还是乘着“风口”快速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品牌建设都贯穿一个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这也意味着,老牌企业与创业企业的品牌及传播策略必然会有巨大差异,面临的挑战也大不相同。

具体到光伏产业里的龙头企业——英利集团,过去的一年并不平静,特别对于集团公关传播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工作的压力不小,挑战也不小。对此,英利公共关系部部长王志新在主题发言中,以最近英利面临的公关危机为例,分享了他对当前企业与媒体关系的思考。王志新表示,英利内部在最近的总结会中,带头喊出“破观念,破体制,破意识形态,破掉自己的脸面”的口号,“加大开放和交流,企业才可以有出路”。

另一家老牌企业——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的龙头企业,阳光电源成立至今已有18年时间。阳光电源副总裁郑桂标在发言中表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要相应的品牌体系的支撑。他在会上用三个字介绍了阳光电源的品牌和战略支撑的关系——“势”“事”“是”,他总结,对于一些品牌来讲,它是很多的元素组成,和媒体沟通是一块,我们要匹配战略,出奇制胜,快速行动,坚持不懈。

(图为圆桌论坛一“能源企业如何与媒体做有效沟通”讨论)

那么,对于处于“风口”上的创业企业而言,又该如何整合精准有效的资源来做传播和迅速构建品牌优势呢?对此,电庄创始人兼CEO先越,以自身的实战经验介绍了这家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是如何做品牌的。他认为,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目标,有自己完整地坚持和路径;一定把品牌沟通体系化、专业化做到极致,这样的构思才能在激烈竞争当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坚守与创新:记住那些用心做品牌和认真写稿的人

在“第三届中国能源传播大会”上,参会嘉宾们形成了一个共识:要做好能源企业的品牌,要创新出更多行之有效的传播策略,这需要企业与媒体共同努力,共同探讨,一起进步。

作为过去的2015年能源传播领域的一次重要总结,华夏能源网、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新浪传媒,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团票选,最终评选出了年度十佳能源新闻、年度优秀能源记者、年度最佳能源报道、年度公关传播人物、年度优秀品牌企业等大奖,并在“第三届中国能源传播大会”现场公布和颁奖。

本次评选活动于2015年12月25日拉开帷幕,先后通过公开报名、征集参选者,再通过微信平台公开投票,产生入围名单,最后由10位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经过投票,选出最终的获奖者。

本着“服务媒体人、增加企业和媒体的沟通交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宗旨,评选活动今年圆满完成了第三届。作为能源媒体圈内最具价值的“口碑奖”,今年的评选得到了近50家媒体,300名资深能源记者的积极响应,以及中国石油、东方日升、中海阳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图为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苏桂锋为“年度优秀公关传播人物”颁奖)

其中,获得“十佳能源新闻”大奖的作者和作品为:《瞭望》杂志王仁贵:《中国再谋能源新局》;财经国家周刊刘俊卿:《绿能宝:“神话”还是噱头?》;《中国企业家》杂志严凯:《光伏新秀:“硅王”协鑫》;《能源》杂志余娜:《电改如何抓住国企改革重要机遇》;•中国电力报曹宏源:《能源互联网之“辩”》;上海证券报姜隅琼:《“奇货”路条——光伏行业内生“顽疾”调查》;中国石化报马明轩:《信息化引领石化行业能效未来》;腾讯财经冯军:《治霾资金再投千亿 或将无功而返》;中海油新闻中心王凌竹、徐宏:《你不知道的“海洋石油981”》。

此外,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锦标,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及品牌负责人孙捷,获得了“年度公关传播人物”大奖。江苏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三一重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获得了“年度优秀品牌企业”大奖。

经济参考报记者王璐获评“年度优秀能源记者”,《财新周刊》记者黄凯茜采写的新闻作品《一分钱的电改》获评“年度最佳能源报道”。

 

首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末页
余下全文
更多>>

杂志编委

更多>>

广告征订

一、《煤气与热力》杂志基本情况

《煤气与热力》杂志(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和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土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会刊。本刊为城市燃气及城市供热方面的技术性、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技术论文、工程实例、设计经验、生产总结专题综述以及有关信息。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