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会刊

“三供一业”政策解读之供暖篇

发布时间:2017-09-08 查看次数:1248

所谓“三供一业”,就是将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家属区的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的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广、操作异常复杂的一项管理工作。


主要依据


1、《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2、《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


3、《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


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5、《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 》GB/T29047-2012;


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7、《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61-65-2011;


8、《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技术条件》GB/T18300-2011;


9、设备出水水质参照《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2008;


10、《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11、《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供热设施维修改造标准  


一、热源


1、热源内锅炉移交前应进行维修保养,运行时间达到5年的,需进行大修,运行时间达到3年的需进行中修,保证锅炉及附属设施(送风排烟系统、水处理系统、运煤除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满足正常运行需求。


2、改造后燃煤锅炉平均运行效率不应低于68%,燃气及燃油锅炉年均运行效率不应低于80%。


3、保留锅炉房应按照环保部门要求配套安装脱硫除尘装置,并达到当地环保部门要求。


4、按照环保要求,撤并容量小、效率低的自供分散小锅炉,并按规划就近撤并,如并入城市供热管网集中供热,需新建供热一次网支线和热力站。


5、水泵、风机安装变频装置。


6、热源厂区内应具备相应的扩建、储备场地。


二、换热站


1、供热站供热半径不超过500m,单系统供热面积为2~15万平方米。


2、不能满足供热要求的换热设备应更换。


3、供热站附件应保温。供热介质设计温度高于50℃的管道、设备、阀门应时行保温。保温材料及其制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要求。


4、水泵安装变频装置。循环水泵选用低噪声、节能、高效率的水泵,并应设置变频装置。补水定压方式为补水泵变频定压。


5、供热站应具备无人值守、自动化运行管理要求。水、电、热需设置分项计量。供热站应能检测、记录热力网和热用户系统总管和各分支系统的供水压力、回水压力、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热力网侧总流量和热量,各分支侧总流量和热量,用户系统补水量,生活热水耗水量。监控装置应具备检测参数的显示、存储、打印功能,参数超限、设备事故的报警功能,并应将以上信息向上级监控中心传送。具备供热参数的调节控制功能和执行上级控制指令的功能。


6、补水系统改造。二级网可以不必作除氧处理,采用简单的水处理即可满足补水要求。如: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和加药方式等。


7、供热站内一、二次网均采用法兰通径球阀,一次网供水管设置Y型过滤器,二次网回水管设置扩容式除污器。


8、热源与热用户连接方式应由直接连接改为间接连接。


9、供热站一级侧和二级侧无热计量装置时,应加装热计量装置。


10、站内地面平整、无障碍,无下沉现象,主体结构及设备基础良好。散水无开裂、下沉现象。内墙、外墙墙面平整,无脱落、掉皮、开裂、无渗水现象。屋面防水良好,无渗漏。雨水管良好。地上站满足自然采光要求。


三、热力管网


1、供热管网应保障供热安全、节能运行。运行15年以上的供热管网(不含评估后可正常使用的管网;使用年限不足15年,但存在事故隐患的供热管网应及时进行更换。


2、一次热网:在城市道路周边的热力管道,应沿着道路中心线平行敷设,并应敷设在车行道之外。穿过厂区的供热管道应敷设在易于检修和维护的位置。管道尽量使用直埋敷设。干线应装设分段阀门,每条支干线起点应安装关段阀门。


3、二次热网:小区二次管网使用的阀门、管材及相关配件的承压均不得低于1.6Mpa。管材材质等级为Q235-B。


4、供热系统室外管网输送效率低于90%,正常补水率大于总循环流量的0.5%,应针对降低漏损、加强保温等对管网进行改造。


5、管网散热损失的要求。热力网必须做保温,保温层外应有外保护层。热力管道一级管网散热损失控制在每公里温降小于0.1℃,热力管网热损失(保温、输热、平衡控制在5%以内。热水管道二级管网散热损失控制在每公里温降小于0.1℃,热力管网热损失保温、输热、平衡控制在8%以内,其中管网保温效率应大于97%。


6、管网失水率要求。按照《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规程》要求,间接连接系统失水率应控制在总循环水量的1%以下,直接连接系统失水率应控制在总循环水量的2%以内。管网失水率控制目标为:一级管网失水率为总循环水量的0.3%以下;二级管网失水率为总循环水量的0.7%以下。


7、供热管网安装水力平衡装置。一级网和二级网的分支处安装水力平衡装置。减少水力失调,保障供热质量,水力平衡度应在0.9~1.2范围内。


8、供热管网应具备热计量要求,改造遵循按楼栋计量原则,安装楼栋热表、平衡阀等设施。


9、供热管网采用直埋聚氨酯保温管,其中管道管径≥200mm采用焊接钢管,管道管径<200mm采用无缝钢管。


四、供暖用户


1、所有入网建筑均需满足建筑节能标准,未进行外墙保温的用户,应采用B1级保温材料加外墙粉刷涂料进行节能改造。


2、在热力引入口安装热量表、水力平衡装置。


3、楼内供热立管应达到防腐和保温要求,每户加装智能锁闭球阀。


4、室内系统应具备分户控制条件,计量时,应改造或增设调控和计量装置。


供热维修改造费用测算标准  


一、基础改造费用


1、热源系统更新改造费用:


1)自供锅炉房大修更新改造及配套设施改造、热网热力站系统优化改造,按供热用户建筑面积55元/平方米收取。


2)并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需新建供热一次网支线和热力站,按供热用户建筑面积55元/平方米收取。


2、室外二次网更新改造费用:一次网主、次干线支线大修更新、地沟并重大修,按供热用户建筑面积20元/平方米收取。


3、楼内系统分户控制改造费用:楼内系统分户、单元公用立管改造、单元入口井室改造、每户安装智能锁闸阀,按供热用户建筑面积45元/平方米收取。


二、可选改造费用


(根据本企业职工家属区的实际现状需求,由交接双方协商确定


1、既有建筑外墙保温改造费用:对供热用户屋面、外墙粘贴保温材料,不含窗体更换改造,按供热用户建筑面积100元/平方米收取。


2、热计量装置费用:户内温度法热计量装置的安装调试、栋表(热量表安装,按供热用户建筑面积20元/平方米收取。


3、基础改造费用为120元/平方米,以75平方米房屋为例,折算改造费用为9000元/户,具体改造项目及费用以实际改造工程量为主。


4、可选改造费用为120元/平方米,各移交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改造。


5、以上各项为初步测算费用,因各移交单位情况差异较大,实际改造项目和费用由交接双方充分协商并在移交协议中明确。


6、分离移交涉及改造或新建项目的拆迁、破路等费用,根据有关收费规定执行,按实际工程量结算。


7、供热站水、电增容费以实际发生额收取。


8、远离市区的项目,经交接双方协商后,按照实际改造工程量据实测算。


来源:中国供热

QQ截图20160729152418.png

更多>>

杂志编委

 问:

倪维斗(清华大学)

岑可法(浙江大学)

李猷嘉(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江 亿(清华大学)

徐建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

李建勋(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任委员:

李颜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副主任委员:

彭世尼(重庆大学)

姜东琪(《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

井 帅(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李连星(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员:

Donglai XIE(加拿大)(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Jessica SUNCanada LMG Design & Drafting Inc.

白冬军(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

曹 晖(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车 明(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

车立新(北京北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陈 季(成都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 立(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国勇(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杜 娟(贵州燃气热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杜建梅(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段洁仪(北京北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凡思军(杭州联发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 鹏(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傅书训(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 鹏(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高文学(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燃气热力研究院)

葛金先(湖南瑞华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龚 勋(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谷红民(河北瑞星燃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管延文(华中科技大学)

郭瑞东(玫德集团有限公司)

郭卫东(家合鑫阳智慧能源科技(保定)有限责任公司)

郝蕴华(北京市公用工程设计监理有限公司)

胡茂杰(滨海投资有限公司)

胡芸华(成都千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培健(上海叁零肆零科技有限公司)

姜忠基(甘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蒋 浩(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蒋厚贵(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蒋祥龙(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焦文玲(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永浩(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李 沅(武汉能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李长缨(《城市燃气》杂志社有限公司)

李海塬(天津泰达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李金陆(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李诗华(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树旺(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液化天然气分会)

李晓峰(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

李亚军(华南理工大学)

李永威(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压管网分公司)

梁 立(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梁晓瑜(中国计量大学)

梁永祥(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廖 原(欧好光电控制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廖荣平(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林松月(北京松田程科技有限公司)

凌革力(湖南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刘 斌(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刘 军(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刘 璐(北京优奈特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刘 欣(青岛开源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建辉(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联胜(河北工业大学)

刘敏鸿(华润燃气(郑州)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清泉(北京北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刘新领(淄博绿博燃气有限公司)

罗东晓(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马季林(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潘一玲(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蒲 诚(天津迅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秦朝葵(同济大学)

仇 梁(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权亚强(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博军(昆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申 粤(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沈 蓓(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石爱国(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孙柏君(湖南汉德史特仪表有限公司)

孙明烨(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唐建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唐绍刚(天津华迈燃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陶红兵(重庆新大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田 堃(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田贯三(山东建筑大学)

田红梅(陕西省燃气设计院有限公司)

童清福(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王 博(北京理工大学)

王 峰(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 海(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王 淮(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王 黎(青岛能源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王 芃(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 艳(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道顺(天津市庆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海超(大连理工大学)

王建国(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文化(淄博绿能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王文想(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湘宁(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昭俊(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忠平(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魏守有(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

吴佩英(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吴诗勇(华东理工大学)

徐 鹏(北京建筑大学)

徐松强(嘉兴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永生(天津城建大学)

许 征(青岛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严荣杰(宁波杰克龙精工有限公司)

严益剑(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 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 平(华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军华(武汉城市天然气高压管网有限公司)

杨开武(西安秦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良仲(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杨小伟(陕西首创天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杨永峰(安阳益和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姚安林(西南石油大学)

殷兴景(浙江苍南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援农(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于玉良(北京优奈特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袁 冶(深圳市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张广民(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张姝丽(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增刚(山东一通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张志刚(天津城建大学)

赵国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赵玺灵(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郑 安力(特瑞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郑宏伟(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南京计量测试中心)

周夏汀(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周志刚(哈尔滨工业大学)

朱 娜(华中科技大学)

朱 能(天津大学)

秘书长:

郝 薇(《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

更多>>

广告征订

一、《煤气与热力》杂志基本情况

《煤气与热力》杂志(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和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土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会刊。本刊为城市燃气及城市供热方面的技术性、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技术论文、工程实例、设计经验、生产总结专题综述以及有关信息。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