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稿约
论文稿约
《煤气与热力》投稿须知(2025年7月修订)
《煤气与热力》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办刊目的是促进我国燃气与供热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本刊为月刊,大16开,每期96页,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0-4416,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12-1101/TU,在杂志社或邮局(邮发代号 6-36)订阅。主要刊登燃气储运、燃气输配、燃气制造与净化、燃气燃烧与应用、加气站与加氢站、氢能、可再生能源、冷热电联供、热源与热网、建筑供暖、燃气热力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技术性论文、文献综述与信息等内容。
论文的著作权除出版合同约定部分外,属于作者。文责和保密责任由作者自负。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超星发现系统,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声明,否则视为同意收录。根据国家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和本刊具体情况,稿酬(含著作权使用费)标准定为100元/篇。
依照著作权法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删节。如作者不允许对论文做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
论文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文字表达应翔实明确,避免歧义及前后矛盾。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秘密。投稿采用Word文档,注意文中表格、公式应键入,不能用其他软件生成后插入,不能用图片。
1 基金项目和专利
对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应在文中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资助号。对以专利为背景的论文,要求提供专利证书的扫描件。
2 作者单位、关键词和摘要
作者单位应写全称,不可写简称。应选取3~8个中文关键词。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50~300字。
3 英文部分
论文必须包括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4 概述
介绍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
5 正文
5.1 作者和单位
作者和单位的表达方式见论文示例。
5.2 名词和数据
全文中,文字表达应翔实明确,避免歧义及前后矛盾。全文中同一事物的名称应始终保持统一,应使用规范的名词术语。数据应经过认真核实,有明显计算关系的数据,计算结果应闭合。
5.3 量和单位符号、公式
① 变量符号用斜体字母表示,符号的主体是1个字母,必要的说明可放在下标。
特征数是个特例,一般用2个斜体字母(如Re、Pr等)表示。
注意:矢量、张量和矩阵,使用粗斜体字母。
② 单位符号用正体。数值与单位之间加一空格,例:
P=10 kW p=200 Pa A=10 m2
③ 变量下标正、斜体的规则是:代表变动性数据( i = 1,2,…)及坐标轴(x, y)的字母作下标,采用斜体;其他情况用正体。
④ 代表相同变量的符号及下标,均应全文前后统一(大小写、正斜体等),且不得1个量符号表示多个变量。
⑤ 量的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不要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如:ppm、atm、rpm、cal、Å、bar、mmHg、mmH2O等。
注意:不得对单位进行修饰,例如Nm3、dB(A)。
⑥ 不要使用 wt %、vol % 等类似量符号,应使用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φ表述。对指数函数,采用exp(x)的形式,不使用ex形式。
⑦ 范围号使用波浪号“~”,例:p=10~30 kPa。
⑧ 公式:全文统一顺序编号,对非作者原创的公式,需要给出参考文献出处。对作者原创的公式、非常基础的通用公式,不需要给出出处。
公式中出现的每个量符号都应说明含义并给出单位。按照出现的顺序,从左到右,先分子后分母,前面出现过的,后面再次出现时不用重复说明。例如:
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满足质量守恒的条件,连续性方程为[1]:
(1)
式中 ρ——蒸汽密度,m3/kg
t——时间,s
u——蒸汽速度,m/s
x——某个节点距坐标原点的距离,m
⑨ 常用量符号见表1、2。
5.4 表格和插图
① 通用要求
表、图随文给出,要先在文中引出,“……见图1”“……见表1”,再出现图表。
图、表号为全文统一顺序编号,例如图1、图2、图3、表1、表2、表3。
插图的标目、表格的表头中使用“量符号/单位”格式,需要时使用两级斜杠。例如:B的浓度/(mol/L) 比定压热容/[J/(kg·K)]。
为了保障图形的出版质量,尽量用矢量绘图软件绘图。图中注释应简明扼要,字迹清晰。
本刊插图为彩色图。图幅宽一般不超过8 cm,特别宽或复杂的图幅宽不超过16 cm。图内标注的文字不应与线条重叠,细线(线宽0.3 mm)与粗线(线宽0.5 mm)区别分明。颜色不用浅黄色、荧光色等浅色。
② 表格的示例
例如:
表3 各热力站参数
热力站编号 | 供回水管道公称直径/mm | 设计质量流量/(kg/s) |
H1 | 200 | 30 |
H2 | 200 | 25 |
H3 | 200 | 30 |
H4 | 200 | 30 |
H5 | 150 | 25 |
③ 插图的示例
a. 流程图:流程线用粗线(线宽0.5 mm),设备用细线(线宽0.3 mm),粗细线应有明显区别。不同颜色线条表示含义不同,应有说明或附图例。
b. 折线图、曲线图、柱形图:坐标轴清晰,标值线和标值一一对应,不要画次要刻度。刻度要均匀,末端封口,且坐标轴的范围应当包含数据分布的范围。图内部要简洁,不要画横竖标尺。除了坐标轴之外,不要边框。图例应当清晰明确,不要边框。柱状图横轴托起全部图柱,标值线在图柱的中央。
c. 带指示线的图:引出的线下方不带横线。
d. 流程框图:要使用规范形状的框,判断框用菱形。例如:
6 结论或结束语
应作最终的总结,还可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体现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有关资料的出处。注意,内部资料不能列入参考文献。
7.1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对于外文参考文献,作者姓名的著录格式按中文习惯:姓前名后、名缩写,论文题目等项目单词字母大小写参考举例。
① 期刊论文
[序号] 著者(前3名,超过3人加“等”字). 论文题目[J]. 刊名,年(期):起止页.
对外文文献,未知期次时,著录格式为:
[序号] 著者(前3名,超过3人加“等”字). 论文题目[J]. 刊名,年,卷:起止页.
例如:
[1] 陈明,王新,焦文玲,等. 甲烷催化燃烧机理及催化剂研究进展[J]. 煤气与热力,2010(11):A34-A37.
[ 2 ] KIM M H,YOUN B,BULLARD C W. Effect of Inclination on the Air-Side Performance of a Brazed Aluminum Heat Exchanger Under Dry and Wet Condi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01,44:4613-4623.
② 图书
[序号] 著者(前3名,超过3人加“等”字). 书名[M]. 译者(前3名,超过3人加“等”字;若无此项,可省). 版次(初版不写). 出版地(具体到城市):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如:
[3] 施密特 K H. 煤 石油 天然气 化学和工艺[M]. 潘德慧,董炜波,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5.
③ 学位论文
[序号] 著者. 文献题名(何种学位论文)[D].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如:
[5] 秦冰. 集中供热系统热动态特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 北京:清华大学,2004:10-15.
④ 会议论文集中的论文
[序号] 论文的著者(前3名,超过3人加“等”字). 论文的题名[C]// 会议论文集的编者(前3名,超过3人加“等”字). 会议论文集全名:其他题名信息.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论文的起止页.
例如:
[6] 姜东琪. AGA8-92DC计算方法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C]//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 2010年中国燃气调峰与管道维护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天津:煤气与热力杂志社,2010:57-64.
⑤ 专利
[序号] 发明人(前3名,超过3人加“等”字). 专利名称:专利号[P]. 授权公告日.
例如:
[7] 项友谦,李宏锁. 二甲醚热泵-太阳能集热器互补供能装置:ZL 2013 2 0660447.2[P]. 2014-04-09.
⑥ 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前3名,超过3人加“等”字).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途径.
电子文献类型为电子公告时,文献类型标志为EB;电子文献类型为数据库时,文献类型标志为DB。当文献从互联网获得时,文献载体标志为OL;当文献从光盘中获得时,文献载体标志为CD。
例如:
[8]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998-10-04]. 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2.htm.
[9]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 [2010-01-08]. http://www.oclc.org/about/history/defaut.htm.
7.2 参考文献的标注
参考文献应按顺序编码制在正文中标注,并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文后排列,重复引用的文献只赋予一个编号。当多次引用同一专著类(包括图书、学位论文等)文献时,要在每个文中引用处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 ]”外标明起止页码,文后参考文献不需再标注该文献的页码。如:管道泄漏检测方法[3]5-10。
8 第一作者简介
姓名,性别,职称,学位(学历),从事工作内容或研究方向。
9 联系人和作者信息
为了更好、更周到地为作者服务,我刊于2005年扩建作者数据库,作者在投稿的文末注明联系人的信息:姓名、E-mail、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单位(精确到部门)、地址、邮编。在修改稿的文末注明全部作者的信息。在杂志社与联系人、作者联系时,将首先使用E-mail方式,其次使用微信、电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