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会刊

国外41名学者联合发文澄清“碳中和”的10个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21-02-10 查看次数:927
来自瑞典、英国、奥地利、丹麦、德国、挪威、瑞士等国家的41位大学教授和学者(名单附后)联合发表文章,澄清关于净零排放目标和碳中和的10个误区。


1612935754593436.png

 
气候危机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无处不在。由于全球变暖,我们正在经历热浪、洪水、干旱、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全球变暖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下的可能性迅速降低,人类跨越不可逆转的临界点的风险也在增加。

然而,许多国家净零排放目标通常假设化石燃料的排放可以通过碳抵消和未来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负排放技术得到补偿,但是我们认为“抵消”其实不能减少排放量,我们需要立即采取实质的减排行动。关于净零排放目标和碳抵消,有以下10个认识上的误区必须加以澄清。

误区一





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足以解决气候危机。

净零排放目标通常假定有可能产生大量的“负排放”,即通过储存在植被、土壤和岩石中来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然而,在所需的规模上部署负排放所需的技术仍未得到证实,不应取代今天的实际减排。现在需要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减排。否则,我们目前的高排放量将在短短几年内消耗全球剩余不多的碳预算。

误区二





我们可以用所谓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例如植被和土壤中的碳封存)来补偿化石燃料的排放。

化石燃料是慢碳循环的一部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快速的生物碳循环的一部分,这意味着碳储存不是永久性的。例如,储存在树木中的碳可以通过森林火灾再次释放出来。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在今天已经发生了,而树木和土壤对它们的吸收需要更长的时间,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的总体容量也是有限的。

误区三





净零排放目标和碳中和增加了减排的动力。

如果净零排放和碳中和目标包括从国外(比如发展中国家)购买低成本的减排项目,相比在本国减排更具经济优势和社会接受度,这样就会导致自身减排激励下降。对未来负排放的承诺也降低了现在减少碳排放的动力,因为预计未来几十年的碳排放成本将大大降低。

误区四





低收入国家的碳减排力度必须增加,以满足巴黎协定。

低收入国家制定了与巴黎协定相关的气候目标。他们将需要能在本国达到的所有减排量,以实现自己的气候目标。低收入国家已经没有剩余的碳预算,富裕的高排放国家不能将减排的负担转嫁给低收入国家。

误区五





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是抵消化石燃料排放的好办法。

在不断增长的经济体中扩大可再生能源是至关重要的,但通常只会增加能源供应而不是替代能源结构中的化石燃料。由于可再生能源现在往往比化石能源便宜,这些投资无论如何都可能发生,因此不应被算作碳补偿。

误区六





二氧化碳去除的技术解决方案将解决问题。

二氧化碳去除技术正在开发中,但成本昂贵、能耗高、风险大,其大规模部署的可能性尚未得到证实。把净零排放目标建立这样的不确定的未来技术上是不负责任的。

误区七





植树造林(相比不破坏既有森林)可吸收更多的碳。

古老的森林可以含有价值数百年的碳,这些碳可以被树木和土壤捕获,并且可以在数百年内持续捕获碳。更高的办法是减少树木砍伐,这样已经储存的碳不会释放出来。砍伐树木释放的碳需要100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被新的树木重新吸收。

误区八





在热带地区植树对自然和当地社区来说都是一个经济高效的双赢解决方案。

管理森林以实现碳捕获的效益与满足当地社区的需求之间需要权衡。以碳捕获为主要目标的植树,可能威胁到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的权利、文化和粮食安全。这些风险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随着这些项目的增加而增加。

误区九





每吨二氧化碳都是一样的,可以互换处理。

明天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不能弥补今天的碳排放量。奢侈品消费的排放量不应与基本食品生产的排放量相提并论,而植物和土壤中的碳储存也不能补偿化石能源的碳排放。

误区十





产品和旅游可以是“气候中性”甚至“气候积极”的。

所谓 “气候中性”或“气候积极”的产品和旅游仍然有碳足迹。这种营销是误导,甚至可能导致更多的排放,因为刺激了消费的增加。只有切实减少消费和旅行才能真正减少碳排放。


总之,气候变化对全世界人民、国家、儿童和弱势群体构成了生存威胁。从现在开始,史无前例、迅速和持续的减排对于应对气候危机和履行巴黎协定中的承诺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把重点从本世纪中叶的净零排放目标转移到我们自己的高收入国家立即实现真正的减排,每年至少需要减少10%。我们社会的这种大规模变革是履行《巴黎协定》的唯一途径,而不应依赖未经证实的负排放技术的大规模部署。

——高收入国家除了在国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外,还必须大幅增加对低收入国家的气候融资捐款。必须支持那些责任最小但最易受气候危机影响的国家努力适应和转变为零碳社会,以此作为富国偿还所欠气候债务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拒绝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碳抵消”。

——我们必须分别制定负排放和碳减排目标,而不要混淆二者。至关重要的是,社会和环境适宜的负排放是气候投资或气候融资,而不是作为碳补偿。

——我们必须停止以“气候中性”或“积极气候”来推销商品和旅游。

——我们必须停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这是造成气候危机的主要原因。除了真正的零碳目标外,我们还需要一项终止化石燃料生产的国际条约。

图片


本文作者——

AlasdairSkelton, Professor of Geochemistry & Petrology, Stockholm University

Alice Larkin, Professor of Climate Science & Energy Policy, Tyndall Centre,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Andrew Ringsmuth, Researcher in Complex Systems & Sustainability, Complexity Science Hub Vienna

Caroline Greiser, Researcher in Ecology, Stockholm University
David Fopp, Senior Lecturer, Youth Studies, Stockholm University

Duncan McLaren, Professor of Cultural Political Ecology, Lancaster University

Doreen Stabinsky, Professor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Politics, College of the Atlantic

Erik Huss, Geographer & Glaciologist, CEO Husstainability

Flora Hajdu, Associate Professor of Rural Development,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reg Marsden, Professor of Transport Governance, University of Leeds.

Hanne Svarstad, Professor of Development Studies, Osl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Henrik Lagerlund, Professor of Theoretical Philosophy, Stockholm University

Isak Stoddard, PhD student in Natural Resources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Uppsala University

James Dyke, Assistant Director, Global Systems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Exeter

Jens Friis Lund, Professor of Political Ecology,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Jillian Anable, Professor of Transport & Energy, University of Leeds

Joanna Haigh, Emeritus Professor of Atmospheric Physics,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Judith Nora Hardt,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Climate Change & Security,Franco-German Centre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Berlin

Julia Steinberger, Professor of Social Ecology & Ecological Economics,University of Lausanne

Kate Dooley, Research Fellow, Climate & Energy College, University ofMelbourne

Kathleen McAfee,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Kevin Anderson, Professor of Energy & Climate Change, Uppsala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Klara Fischer, Associate Professor of Rural Development,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inda Engström, Researcher in Rural Development & Policy, Swedish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agnuz Engardt, Reader in Meteorology, Researchers Desk

Maria Johansson, PhD in Fire Ecology, Researchers Desk 

Maria Wolrath Söderberg, Researcherin Rhetoric & Climate Communication, Södertörn University

Mats Björk, Professor of Marine Plant Physiology, Stockholm University

Niclas Hällström,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WhatNext? 

Nils Markusson, Senior Lecturer in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Lancaster University

Paul Glantz,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tmospheric Science, Stockholm University

Peter Newell,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Sussex

Richard D. Pancost, Professor of Biogeochemistry, University of Bristol

Sarah Milne, Senior Lecturer i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Stephen Woroniecki, Researcher of Sustainability Science, Linköping University

Stig-Olof Holm, Senior Lecturer in Ecology, Umeå University

Stuart Capstick, Deputy Director, Centre for Climate Chang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Cardiff University 

Svetlana Gross, PhD student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

Sören Andersson, Sustainability Advisor, thefuture 

Tor A. Benjaminsen,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QQ截图20191206145122.png


更多>>

杂志编委

 问:

倪维斗(清华大学)

岑可法(浙江大学)

李猷嘉(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江 亿(清华大学)

徐建中(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

李建勋(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任委员:

李颜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副主任委员:

彭世尼(重庆大学)

姜东琪(《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

井 帅(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李连星(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员:

Donglai XIE(加拿大)(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Jessica SUNCanada LMG Design & Drafting Inc.

白冬军(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

曹 晖(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车 明(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

车立新(北京北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陈 季(成都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 立(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国勇(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杜 娟(贵州燃气热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杜建梅(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段洁仪(北京北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凡思军(杭州联发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福 鹏(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傅书训(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 鹏(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高文学(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燃气热力研究院)

葛金先(湖南瑞华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龚 勋(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谷红民(河北瑞星燃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管延文(华中科技大学)

郭瑞东(玫德集团有限公司)

郭卫东(家合鑫阳智慧能源科技(保定)有限责任公司)

郝蕴华(北京市公用工程设计监理有限公司)

胡茂杰(滨海投资有限公司)

胡芸华(成都千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培健(上海叁零肆零科技有限公司)

姜忠基(甘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蒋 浩(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蒋厚贵(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蒋祥龙(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焦文玲(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永浩(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李 沅(武汉能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李长缨(《城市燃气》杂志社有限公司)

李海塬(天津泰达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李金陆(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李诗华(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树旺(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液化天然气分会)

李晓峰(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

李亚军(华南理工大学)

李永威(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压管网分公司)

梁 立(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梁晓瑜(中国计量大学)

梁永祥(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廖 原(欧好光电控制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廖荣平(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林松月(北京松田程科技有限公司)

凌革力(湖南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刘 斌(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刘 军(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刘 璐(北京优奈特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刘 欣(青岛开源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建辉(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联胜(河北工业大学)

刘敏鸿(华润燃气(郑州)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清泉(北京北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刘新领(淄博绿博燃气有限公司)

罗东晓(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马季林(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潘一玲(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蒲 诚(天津迅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秦朝葵(同济大学)

仇 梁(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权亚强(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博军(昆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申 粤(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沈 蓓(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石爱国(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孙柏君(湖南汉德史特仪表有限公司)

孙明烨(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唐建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唐绍刚(天津华迈燃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陶红兵(重庆新大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田 堃(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田贯三(山东建筑大学)

田红梅(陕西省燃气设计院有限公司)

童清福(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王 博(北京理工大学)

王 峰(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 海(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王 淮(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王 黎(青岛能源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王 芃(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 艳(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道顺(天津市庆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海超(大连理工大学)

王建国(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文化(淄博绿能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王文想(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湘宁(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昭俊(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忠平(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魏守有(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

吴佩英(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吴诗勇(华东理工大学)

徐 鹏(北京建筑大学)

徐松强(嘉兴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徐永生(天津城建大学)

许 征(青岛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严荣杰(宁波杰克龙精工有限公司)

严益剑(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 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 平(华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军华(武汉城市天然气高压管网有限公司)

杨开武(西安秦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良仲(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杨小伟(陕西首创天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杨永峰(安阳益和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姚安林(西南石油大学)

殷兴景(浙江苍南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援农(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于玉良(北京优奈特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袁 冶(深圳市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张广民(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张姝丽(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增刚(山东一通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张志刚(天津城建大学)

赵国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赵玺灵(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郑 安力(特瑞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郑宏伟(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南京计量测试中心)

周夏汀(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周志刚(哈尔滨工业大学)

朱 娜(华中科技大学)

朱 能(天津大学)

秘书长:

郝 薇(《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

更多>>

广告征订

一、《煤气与热力》杂志基本情况

《煤气与热力》杂志(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和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土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会刊。本刊为城市燃气及城市供热方面的技术性、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技术论文、工程实例、设计经验、生产总结专题综述以及有关信息。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