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连云港众多小区退出集中供暖 粗放式收费导致矛盾激化
集中供暖为市民生活带来了很大便捷,但是,据了解,目前连云港市市区范围采取集中供暖的家庭总数仅在7万户左右。粗放式的平方米收费方式、串联式供暖带来的蹭暖人群,这些都让集中供暖的范围逐年缩水。西部城区甚至出现了“供暖管道100%覆盖,使用小区数为零”的奇怪现象。
众多小区退出集中供暖
供暖管网已经全面覆盖至所辖西部城区内的所有小区,但是截至2015年12月3日,没有一个小区物业主动联系要集中供暖。该公司负责供暖的范围内,选择集中供暖的居民小区竟然为零,这个尴尬的数字让他们也颇为无奈。
有的物业称因为煤价贵导致蒸汽成本高,让不少居民对集中供暖采暖费望而却步,为此他们下定决心联系了中茵名都的开发商和物业,决定三方都为居民贴一部分钱,结果集中供暖“昙花一现”了一年,第二年开发商就提出成本过高,不愿意继续了。
不仅仅是西部城区,海州区东部城区板块也开始出现了集中供暖掉队的趋势。多年集中供暖的嘉佳小区、金秋情缘等退出集中供暖队伍,明珠皇冠小区因为机组问题暂停了2015年的小区集中供暖,同科汇丰小区、君悦财富广场等高档小区则一直未使用集中供暖。
粗放式收费导致矛盾激化
是什么让小区集中供暖成本如此之高?了解到,粗放式收费导致小区居民供暖缴费没有积极性,成了矛盾的根源。
集中采暖只有使用人数越多,平均成本才能降到最低。一栋楼只供一两户人家取暖,蒸汽却需要四五户的供应量。通过计算得知,以一栋30多户人家的楼房为例,至少有10户人家集中供暖,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更多的人群并不乐意缴纳这笔费用。据某居民了解,自己长期在外地工作,冬季在家时间很短,集中供暖按面积算钱对她家不公平。她说:我家面积大,集中供暖费按面积算要超过3000元,目前采用燃气壁挂炉,回家时候开一下,比集中供暖便宜了1000元。以往楼上楼下一根管子通起来,不少人家就是不交钱,屋内温度也能升高,这就让一些居民干脆蹭起暖了。
“一户一表”推行遭遇尴尬
在收费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供暖“一户一表”新政策,无疑成为集中供暖的必然趋势。以青岛为例,目前该市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新建居住建筑,和完成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部实行了按用热量计价收费,收费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
不过,“一户一表”在连云港市的推广却遭遇了尴尬。苍梧小区今年推广了“一户一表”,2015年11月陆续完成了小区住户外公共区域“一户一表”的管道改造,但是在入户内改造时却遭遇尴尬。物业的说法是,室外的公共管道改造已经由政府出资了,但是居民家中需要安装流量表,更换暖气片和管道等,这笔更换费用需要由居民自己掏钱。这笔改造费需要3000元,高昂的收费让不少居民对此表示反对。这边没几家同意的,因此物业如今又表示也可以不改造,继续使用以往的方式供暖。
从新电、新城、田申三家热电公司了解到,目前,海州区范围内尚未有小区真正实施“一户一表”集中供暖,即使安装了计量表,小区供暖收费依旧按照面积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