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如何破解散煤治理中的供热补建难题?
随着供暖期的到来,我国北方地区因采暖而导致雾霾加重的现象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做好今冬供热,天津不断加大改燃力度、扩大供热覆盖面,实现了保温暖与保蓝天工作同步推进。
今冬供热季天津中心范围内所有供热锅炉全都改烧燃气,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2015年本天津积极推进散煤清洁化治理工作,让原来烧煤取暖用户尽早通上暖气,2015年首批涉及6万户家庭。
现在全天津启动今冬供热已经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在全天津散煤治理任务量最大的和平区,因为不能如期供暖,为了御寒,一些居民又重新点上炉子,用上了去年剩余的蜂窝煤。一些居民提出:为什么不能早一点施工,赶在供热期来临之前完成?
对此,2015年和平区家用散煤治理工作的动员和筹备早在今年春节后就开始了,全区投资3.5个亿,铺设总长130多公里的供热管网,惠及全区6个街道22000户居民,散煤治理占全天津任务量的1/4。由于改造任务量大,带来了热源紧张等诸多难题,但贾忠建主任说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解决。
和平区热源紧张,只能通过热电联产来解决,可热电联产到了和平区,一个是杨柳青电厂,一个是东北郊电厂,都是末梢,我们跟他们两家热源单位又协调,在和平区建一个中级泵站来提升和平区整体的供热流量和压力,和平区建设了45个换热站,保证整体供热的流量。
由于和平区的老旧住宅多,产权结构复杂,规划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制约。最重的是劝业场地区,将近40万(平米),全是老旧房子,最年轻房龄70年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难度非常大。一个是房屋结构不支持,不具备保温结构,第二是天津政道路的限制,管网铺设不进去,有很多道路都架空了,没有办法,只能先临时架空。而且老百姓的住房非常复杂,这一个楼的房型各式各样……只有现场(设计),挨家去量,这个量是非常大的。
再有,招投标程序的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补建施工难以逾越的刚性因素,和平供热办多次与天津有关部门协商,确保招投标进度,从有限的时间中抢工期。
保温暖也要保蓝天,如何让民心工程尽快发挥实效?
应做好整个工程整体方案的规划管理,打破常规,重塑管理流程。
一方面继续改造、加速推进,另外从长远来看,既然纳入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应该属于头等大事,能不能在管理上进行一些适当的改革,报批的手续能不能加速一点,像这样的事情我觉得通过管理改进是可以做到的。
还应提前做好规划,广泛采用新能源采暖方式。像太阳能啊、风能,应该加大它们在天津能源中的地位,像我们这种燃气供暖应作为重要的补充,这样对天津能源结构是有好处的。
散煤清洁化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不论是对环境,还是对民众生活来说,都是根本改变城天津能源结构的一件大事,因此做好完善与配套非常重要。2015年全天津通过一系列供热改造,对促进区域环境改善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心城区改燃并网工程全部完成后,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374.1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65万吨,我天津的空气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