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燃气
上海:环保燃气行业 前景向好
环保燃气行业专题——环境治理过程仍漫长,竞争加剧+严格监管格局下,强者大者占据制胜点。
环境问题未有效好转,“十三五”新政将更多更严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过去五年环境问题一直贯穿始终,也越来越成为政府与民众关注的焦点。但到目前为止,无论空气、水或是土壤问题均未见到明显好转,并且环境治理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预计“十三五”期间政策面的支持仍将进一步出台和持续。
生活垃圾处理“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较难
根据2012年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全国垃圾焚烧规模目标为30.7万吨,焚烧比例达到35%,其中东部地区达到48%。而截止2014年底,我国垃圾焚烧设施能力为18.5万吨/日,仅达到目标的60%;另外截止2015年4月底,根据中国固废网的不完全统计,已启动建设进程的规模共22万吨,其中在建与筹建的分别为11.9万吨与10.1万吨。由于焚烧项目建设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可预计到今年底要完成规划目标难度较大。我们于今年初做过预测,得出2020年焚烧设施规模将达53.5万吨/日,与2015年末的30.7万吨/日相比五年复合增速预计为11.7%。当然2015年底预计建成规模难以达到30.7万吨的目标,若假设2015年底只建成20万吨,未来五年行业建成规模的CAGR则为21.7%;但由于相关项目的圈地都已完成,因此对于企业获取新项目的预期而言,增速已明显较“十二五”间放缓。
污水处理项目完成十二五目标亦有难度,未来水务行业仍有万亿级投资
住建部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9月底,全国设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能力1.62亿吨/吨,较2014年底的1.57亿吨增加500万吨,但与“十二五”规划中的2.08亿吨目标仍相差4600万吨/日,因此2015年底达到规模目标可能性同样较低。2015年4月2日,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行业普遍预期未来五年拉动水务领域投资2万亿元;11月环保厅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要求敏感区域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IV类标准的城市,新建设施要执行一级A标准,据此预计未来城镇污水设施新建与提标涉及投资额约1300亿元。
市政项目释放高峰已过,未来危废爆发力最强
在传统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已较为成熟后,政策的导向与监管也将延伸至其他子行业。尤其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板块,在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后,监管的加强有效倒逼出市场的处置需求,但无害化的处置设施(主要为填埋、焚烧)起步晚,选址难,2013年以来一直处于明显的供不应求状态。目前政策已经配套,并且审批更为严厉,从国家、片区到各个省市层面的监督检查次数大幅增加,加上处理的废物大多易出现化学反应,项目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的技术经验依赖更大,因此我们认为危废行业的高速发展已经启动,是未来1-2年内可预见性最强、增速最高的子版块。
行业秩序有待规范,恶性竞争与项目捆绑需改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行业的重视,相关项目的热度不断增高,并且受到2015上半年股市的持续攀升的带动,环保项目出现不良竞争的情况。对于希望长期从事环保项目运营的企业来说,无法达到合理回报的项目不符合其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对该类项目选择了放弃竞争。而高价收购或低价中标的环保企业,未来在运营中将直接面临回报不足的情况,其排放标准将成为隐患。因此近期的无序竞争对行业长期发展十分不利。2014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行PPP,但实际效果暂时不尽理想,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此理解不足,不能有效减少地方债务平台问题;并且导致原本会单一推出的回报较高的污水、供水等项目,变成了以打包形式推出的PPP项目组合,其中包含了回报率低的管网类业务,由此拉低了整个项目de1回报率水平。因此企业在选择上有所减少,且面临收益的压力。
环保运营行业在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期后,目前遇到了1)在供应端项目组合中品质不一;2)在需求端过度竞争出现;以上两个问题均导致项目的IRR出现下滑趋势。因此我们认为目前行业(尤其传统市政项目)暂遇瓶颈期,有序竞争有待形成。
天然气需求受制约,气价下调后实际刺激作用暂不宜过分乐观
近两年的策略中,我们均维持了天然气快速增长期已过的观点,但2015年在国内经济放缓以及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双重打击下,国内的天然气消费量增速的下滑程度依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今年发改委两次下调门站价,最近11月底下调了7毛/方,力度超出了市场预期,但因为下游对终端的顺价需要时间,实际刺激作用的大小预计仍需到2016年二季度开始才有数据参考。目前国内经济情况未有好转,并且油价仍在创新低,因此在现阶段我们认为不宜对2016年气量增速的恢复情况过分乐观。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扩张增速将逐步下降,燃气运营商后续将发展为高派息的稳定现金流企业,或者开拓与燃气业务相关的周边业务板块作为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