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地方两会聚焦绿色发展
内容提要
雾霾是2015年的热词之一,针对大家关心的这一社会问题,地方“两会”将“治污减霾、绿色发展”作为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建立生态环境考核“硬指标”,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从供给侧发力,淘汰落后和高污染产业,为长远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积蓄力量。
北京:探索绿色“加减法”
从北京市“两会”了解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将打响一场治理“大城市病”的攻坚战,生态环境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大力做“减法”的同时,未来五年北京将提升生态环境容量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做好“加法”。“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发布修订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1000余家。同时,重拳治理大气污染,压减燃煤近1400万吨,核心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未来五年,北京市提出严格完成国家规定的PM2.5减排指标,新建城市绿地400公顷,新增造林16万亩,还将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大力提升生态环境容量。
河南:2016年安排10亿元资金治理雾霾
2016年,河南将安排省级10亿元雾霾治理资金,支持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技术改造等重点工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遏制雾霾天气频发态势。河南将突出抓好燃煤污染防治、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控制、扬尘综合治理、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重点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散煤替代,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和改造不符合要求的发电机组、燃煤锅炉。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实施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天津:两大化工厂将搬离人口密集区
继天津港“8.12”化工品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天津不再新批和新建化工企业,老的化工企业如天津化工厂和天津大沽化工厂的搬迁工作于2016年正式启动,将搬迁至南港工业区,远离人口密集区。天津化工厂已于2015年年底关停,天津大沽化工厂将过渡一年,2017年再关停,两大化工企业搬迁之后,将进行产业重新调整和升级换代。
辽宁:发展清洁能源 控制秸秆焚烧
辽宁省环保厅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雾霾污染天气约140天,其中110天左右集中在冬季供暖期。辽宁省政协委员长期关注“绿色供暖”,建议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一次能源消费量,尤其是减少燃煤消费,增加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供热。
声明:本文非我刊原创,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及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