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中国在治霾和严冬考验中加紧探索绿色供暖
为了考验这项新技术的可靠性,成熟性和实用性,《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组成员和专家组成了一个26人的工作组,在2016年北京遭遇四十年最冷寒潮的那几天到北京司马台、河北石家庄等地进行实地考察。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的成熟案例比较多,可以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与消耗化石能源的传统采暖技术不同,空气源热泵系统通过提取空气中的低温热能,然后利用压缩机的压缩使低温热能转变为高温热源,并以此来实现供暖和热水供应,整个过程不涉及任何污染物排放。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要突破普通空气源热泵无法在零下25度以下正常工作的禁区,适应寒冷地区的恶劣工作环境。
目前,除北京、河北外,山西、青岛、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也已把空气源热泵列入可再生能源范畴。
入冬以来,各地雾霾天越来越多,减少冬季采暖对大气的污染也为热泵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契机。热泵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十多年了,最初是以热水机的产品形式出现在华南地区。随着技术创新,空气源热泵逐步跨过长江、黄河,开始为北方寒冷地区供暖提供解决方案。
尽管国内已有至少400多家企业在生产热泵机组,并且空气源热泵的市场份额在2014年已突破70亿元,但这个市场仍处在起步期和消费者培育期,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远没有欧洲市场活跃。为了控制燃煤污染,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太原东山东峰煤业于2014选用空气源热泵代替原有的蒸汽锅炉,为办公楼、调度楼、单身宿舍楼、食堂采暖和供水,并为矿井井筒供暖。
这个采暖季设备全部投入使用已超过一百天,运营监控数据显示,设备的投资运营费用很低,不仅单位取暖费低于集中供热费用。“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污染物排放,企业不再需要购置排污指标,仅这一项就节约了200万元的开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燃煤锅炉的淘汰,新型清洁能源供暖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未来威迩思将成立专门的研究院,与高校进行联合技术攻坚。雾霾治理需要从改变燃料结构和能源结构替代方式上寻求突破,切实加大污染物的减排力度。山西已把治理雾霾当成一个很好的产业机会,希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雾霾治理源动力。
技术创新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基础条件,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才能使治霾与环保的举措如虎添翼,同时,只有让先进的技术赢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和支持,技术改革的发展成果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共享,如果仅靠政府行政手段推动也很难奏效。
声明:本文非我刊原创,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及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