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煤价腰斩一半热费才降两三元 采暖费咋降这么少?
“北方城市,冬日取暖是头等大事。2015年入冬以来,国内多个城市下调了居民住宅供热价格。 ”
本应喜闻乐见的降价却引来一些争议:煤价跌幅那么大,热费降幅却如此小?一些市民反映他们“交了冤枉钱”。然而,供暖费下调多少合理?供暖服务如何让人满意?
在长春科技局宿舍老楼住了半辈子的居民说,老楼取暖“差劲”,一些人家房门用帆布裹住,“室温只有不到15摄氏度,反映多次还是如此。”姜国英说,“虽然冷,但暖气费照交,虽然2016年降了价,但煤价降了那么多,暖气费才降两块钱,真是想不通。”
这个困惑在许多市民心里存在。2015年10月长春召开价格听证会,居民住宅供热价格按建筑面积由每平方米29元下调到27元,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多地都降低了采暖费,两到三元的降幅较为普遍。
燃煤,仍为许多北方城市的主要供暖方式,与煤价降幅不相匹配的供暖价格,让许多居民“微词”颇多,“煤价从800多元降到了现在的300多元,降幅超过一半,热费只有两三块钱的降幅,咋想咋觉得不对劲。”
即便许多人认为此事“蹊跷”,但供热的刚性需求让人无法选择,只能按标准按期缴费。
“降了总比没降好,但供热成本构成是多少,对咱老百姓来说谁心里也没数。”
企业:觉得挺冤枉,成本增加快
热价缘何跟涨不跟跌?多家供热企业表示,“我们觉得挺冤枉,企业盈利困难,有时还得背负亏损,但老百姓觉得价格降幅还是太小。”长春市一位热力企业负责人说。
除了这些因素,环保标准日益严格也加大了企业成本压力。为了达标,热企必须加装脱硫、除尘系统。长春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环保投入增加后,初步测算长春热企每平方米供热成本增加3元以上。
沈阳一家供热企业负责人表示,脱硫标准提高后,企业整体投资需增加6000多万元,平均每年增加运行费用一到两千万元,下一步脱硝等环保流程还将纳入生产过程中,环保投入有可能进一步提升。
以吉林同鑫热力集团为例,最近两年,企业新接收了100多万平方米老旧小区供暖改造任务,此类小区普遍供热距离远、管线细,并网、分户等工程大都需要供热企业实施,政府补贴往往捉襟见肘。“改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改吧,政府有硬性规定、更不能让老百姓受冻。”这样的“两难”在许多供热企业中普遍存在。
一边说价格降的太少,一边说成本增加快,居民于供热企业“各执一词”,热价与煤价的“罗生门”每年冬季都会上演。
探索分期缴纳,建立类似像水费、电费的计量和费用缴纳方式,也得到业内人士认同,这种做法有利于分散用户益的缴费压力,也可促进供热企业提高服务水平。
还有一个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是,要求供热企业按照供热面积收取采暖费。“电梯、楼梯和阳台等公摊面积没有供暖,为何要收取采暖费?”建议,按使用面积,缴纳采暖费。
新华社记者 段续 新华网
声明:本文非我刊原创,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