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济南热计量供暖推行难 费用不减反增成主因
随着天气转冷,北方很多地区都进入了供暖季。为了节能减排,各地都在进行锅炉、管网的改造,这本来是一件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减少雾霾的好事,可是在有些地方,这项工作却引起了纠纷。
据《调查》报道,济南玉函路38号小区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此前一直采用济南大学舜耕校区的热源供暖。今年9月底,小区居民接到通知,按照市政府推进的环保改造计划,需要对这一小锅炉热源进行拆除,改入市政管网集中供暖。
除了玉函路38号小区,受这次改造影响的,还有附近的舜玉小区北区。而对于这个消息,居民们觉得猝不及防。小区的居民称,他们是在9月20号接到的通知,此前对此事一无所知。
通知下得晚,施工时间很紧张,能否及时完成改造,大家心里都没底。对于居民们的不满,供热主管部门也觉得委屈。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热办副主任纪涛说:“济南大学舜耕校区这个替代是将近8月底9月初才通知我们供热行业,由我们供热行业来进行替代,所以时间非常紧,这个工作进行起来是比较复杂的。”
然而相对于紧张的工期,居民们还有更想不明白的问题。小区里贴着很多类似的收费通知,上面共有五项收费项目。其中一、二、三、五项是按面积收费,第四项是计量设备收费。以10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算下来大约需要交将近三万块钱,而居民们认为这笔费用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
居民称“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2001年585号文件:取消一批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其中就包含了取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重复收取的水电气等相关方面的一些不合理费用。”
居民们认为,节能减排是好事,可改造费用的收取属于重复收费,他们无法接受,而且也拿出了相关文件做依据。不过对于到底该项收费是否合理,改造方的态度也很明确。舜玉北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说:“缴费多少是由物价局定的,不是说你想交多少就敢收多少,这都是政府规定的,在解放阁的政务大厅里所有的城市配套费用都能查到。”供热办副主任纪涛介绍说:“原来济南大学都是小锅炉,它的供热温度比较高,但是流量少。我们城市集中供热温度是通过换热站来进行的,温度压力流量参数是不一样的,所以二次管网和市民家里的流量设施必须要改造,这样才能保证供热效果,达到供热标准。”
除了管道费用,还有一项收费——热计量表,居民们也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就是浪费。
所谓热计量表,它的的作用就是实现供暖的计量收费,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温度调节,用多少热,就交多少钱,听上去既环保又省钱。可居民们为什么说这东西浪费钱,没用呢?记者来到了济南市国棉二厂宿舍进行调查。
据悉,从2013年这个小区实行集中供热以来,热计量表就成了每套房子的标配。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些计量表的工作就是躺在墙上睡大觉。国棉二厂宿舍的居民称,他们家的热计量表从安装到现在一直没有用过,他们也不会使用这个热计量表。
记者在小区走访多时,终于找到一位确实在使用热计量收费的居民,不过她不愿意出现在镜头里,只是告诉我们,因为每周都到女儿家过周末,这两天会把家里的暖气关掉。不会用、不好用、没有用,热计量表给居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同样是老旧小区,记者在其它小区采访时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小区居民陈阿姨在这里已经生活了20多年,几年前刚刚实现了集中供暖,而随暖气同时安装的计量设备却依旧陌生。
据悉,陈阿姨家是2013年安装的集中供暖的暖气,同时配套安装的是这样的计量表,但是陈阿姨告诉我们从2013年到现在这个计量表一直是锁着的,从来没有使用过,而小区的其他居民也是同样的情况。
现在热计量表已经落上了厚厚的一层灰,但当初安装的时候,每户居民可都 是拿了2450元的统一费用。山东建筑大学宋传增认为:“热量表的销售价格包括安装、包括九年的质保,也在七八百块钱左右,目前的国产 热量表还没有一家超过一千块钱的,如果我们按2450去采购、安装向居民去收这个费用,是偏高的。”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济南市可以申请热计量的面积为950万平米,按每户套内80平米来测算,可以申请的用户能达到11万8千多户。然而实际上去年真正申请的只有四五千户,还不到二十分之一。在供热计量的推广计划中,新建小区是重要的试点对象。那在这里,居民的真实体验又到底如何呢?
舜耕上城是2010年开盘的新建小区,业主王爱丽搬进来的时候配套齐全,等到供暖季来临,物业推广计量收费,和大多数住户一样,王爱丽很痛快地签了协议,成了小区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很快,2014年春天供暖季结束后,物业将小区住户的供热计量结果进行了公示,王爱丽被吓了一跳。业主王爱丽称,她不在家住的时候就会关闭热计量表,关掉的时间加起来共24天,但是交的暖气费不但没少花钱,反而还超出了传统上按面积供热的费用,这让王爱丽在第二年果断放弃了计量供热。而有过类似经历的住户,并不在少数。
现如今,不仅小区居民对计量供热不感冒,供热企业的态度也不积极。济南热电公司工作人员称,如果居民一直都在家,那用热计量就不合适,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用户要是不在家少于一个月就不要签了。
费了功夫,花了钱,为节能减排而推广的计量供热,正处在尴尬的境地。为什么这个看似利国利民的好事,得不到用户和供热企业的认可呢?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供热办副主任纪涛介绍称:一般七八十年代建的老旧小区是没有保温的,虽然用户可以自己控制热量,但如果房间的保温效果差,热量不断地散发,为了保证房间内的温度,就得有新的热量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房间,而这些热量就是通过计量精确收费的。所以相比较粗放型的按面积收费,热计量收费自然要高出一些。
专家认为,采暖冷热不均是由很多复杂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除了水力平衡外,还有如建筑朝向、阳光照射的角度、风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邻户的室温等等,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让用户自主调节就能解决采暖冷热不均,显然是夸大了用户的作用。那从远期来看,这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该如何摆脱尴尬的处境呢?供热办副主任纪涛说:“目前济南主要是用热表,用分摊的方式的还比较少,我们现在也做了几个试点,找出几个小区来进行测试,结果出来以后到明年这个采暖季结束以后,我们再进行分析和比较、对比,拿出一个对国内比较实际可行的计量分摊方式。”建筑节能专家宋传增说:“目前热计量收费遇到了瓶颈,但是我觉得这个瓶颈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我国节能的大政方针是没有改变的,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最基本的国策,所以热计量今后还要继续进行下去,有些困难我们会逐渐克服。”
供热计量收费,目前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人对它也并不是很满意,不过节能减排事关国计民生,我们期待着政府和业内人士共同努力,早日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真正地让热计量造福社会、造福百姓。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