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冰岛人民钻了世界上最热的洞 向岩浆要能量
如果你想利用脚下的地下热能发电,那么还有比在火山口钻洞更简单粗暴而又有效的方法吗?
听上去不可思议的想法在冰岛,这个神奇的国家,已经成为现实。据BBC报道,目前冰岛的深层高温钻探项目已经达到地下4.5公里,并且在年底之前有望达到5公里。在地下5公里处,炽热的岩石和热水温度将达到500°C,并产生超临界蒸汽。
对于大多数的地热井来说,深度大约控制在三公里深左右。但是如果该团队能够成功钻探到地下更深的地层,将能创造比普通标准高10倍的地热能量。就目前来看,因为该项目仍处于试验阶段,因此究竟能产生多大的热量仍是个未知数。
此外,其他国家也对此有着强烈的兴趣。作为冰岛的海上邻国英国,目前计划兴建地下电缆将冰岛火山开发出的剩余电能输送至本国,以缓解用电紧张问题。
确实,对于冰岛而言,由于其地质情况的特殊性(DT注:冰岛地处大西洋大洋中脊上,区域地壳运动极为复杂,因此地热资源也极为丰富。在冰岛,有着全球最为壮观的地质景观,全球唯一的暴露在陆地上的大洋中脊就位于冰岛。),一直以来,冰岛作为全球地热资源开发的倡导者,其先进的地热资源开发技术让其产生的电能占到了本国电力总量的25%。不久,一组新的超临界设备可能帮助其发电能力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冰岛的洋中脊裂谷
地热开发示意图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正在积极着手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在日本,目前正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建设世界最大的地热发电站。在肯尼亚,地热发电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在内罗毕以外地区,也已开发近1000兆瓦的地热资源。
但是总的来说,这些项目都没有5公里深层钻探那样诱人。虽然它有可能只比某些项目深500米左右,但是,正是这500米的深度,让该项目有机会真正钻探到地下岩浆层,并将其输送至地表。如果我们能控制好风险,那么它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能量。
另据 BBC 最新报道,一个由冰岛科学家组成的钻探团队,即将创造人类历史:他们将于今年年底,实现钻探地下 5000 米的壮举,这将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其所在位置的地热温度将高达 500 摄氏度。科学家们希望充分利用地热,将其转化为电能,为人类提供可再生能源。
该科学家团队隶属于冰岛深钻工程(IDDP)。IDDP 是一个由科学家、冰岛政府、能源企业组成的联合组织。目前,IDDP 科学家团队获得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美国科学基金、欧洲地平线 2020 等多项国际基金的资金支持。
此项工程位于冰岛西南部的雷克珍半岛,他们正在钻探的这座火山,已经休眠了 700 年。近期,钻孔机已下探至 4500 米深的地面,预计今年年底,能实现 5000 米的既定目标。
该项工程首席地质学家 Gudmundur Omar Fridleifsson 表示,「我们并不希望钻到岩浆层,我们的目标是钻到热岩石,其温度在 400-500 摄氏度。」
Gudmundur 表示,「在雷克珍半岛,我们一般钻到 2000-3000 米深,通过利用地热蒸汽,带动发电机发电。」
在地下,科学家们一般能找到熔岩与水的混合物。然而,一旦到达 5000 米深,地热温度将超过 500 摄氏度,在这种极热和巨压条件下,水会变成一种叫「超临界蒸汽」的特殊物质。它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却蕴藏了更大的能量。与传统的地热井相比,超临界蒸汽的能量能达到以往地热蒸汽的 10 倍以上。
科学家团队意欲将这种超临界蒸汽带回地表,将其转化为电能。
Gudmundur 认为下探至 5000 米后的好处很明显:不仅能得到更大能量,还能减少钻井成本。「如果我们的测试成功,那么在未来,我们不必打那么多地热井,而是只需下探到更深的地表。这样不会对环境产生大范围的影响,并且某种程度上,能减少打井所需的成本。」
冰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连接处,这两个主要地质构造板块之间,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之一。
通过地热技术,吸取能量,在冰岛已经很成熟;然而,对于科学家来讲,深入到 5000 米的地下,这是他们此前从来没有成功过的事情。早在 2009 年,IDDP 的团队就试图深钻到 5000 米的深度,然而,仅仅只到了 2100 米,他们就不幸触碰到了一座岩浆库。钻头毁坏,计划因此搁浅。
IDDP 团队表示,目前的钻井工作完全是「盲探」,他们将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但对于这样的钻井工作,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好了解火山的活动规律。
针对这个问题,第四能源邮件采访了剑桥大学矿物物理学教授 Simon Redfern,他告诉第四能源记者,「我认为风险不大。除非真的遇到了自然喷发,否则人类活动引发危险的可能性极小。如果钻头触碰到了岩浆,在极强压力下,岩浆会快速喷出地表。岩浆会对钻井工程造成破坏,但除此之外,不会有更糟糕的状况发生。」
在第四能源看来,毫无疑问,冰岛科学家团队将创造地热能利用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超临界蒸汽这种能量更大的物质,即将进入人们视野。
来源: 河南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