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洛阳市将加快推进引热入市、骨干管网、分布式热源等建设工程
目前,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至洛阳市供热西区供热管网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加紧推进,该工程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
专项名称:
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城市热源和供热管网建设,提高中心城区供热普及率”重大专项。
总体要求:
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目标,加大政府对供热企业的监管力度,大力实施集中供热工程,保障供热安全运行,着力增强城市供热保障能力。
重点任务:
实施引热入市建设工程;实施骨干管网建设工程;实施分布式热源建设工程。
具体路径:
目前,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至洛阳市供热西区供热管网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加紧推进,该工程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
该工程是我市第二个引热入市建设工程,敷设管网单程长约21公里,供热介质为高温水。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热源,根据我市中心城区及孟津县的用热需求,规划对2×600MW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在一期两台发电机组改造完成后,总供热能力约850MW。
根据《洛阳市西区集中供热规划(2015—2025年)》,到2025年该区域规划建筑面积为8800余万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热面积将为4700余万平方米。“目前供热西区集中供热面积约为2200万平方米,区域供热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今后可能会出现供热缺口。”洛阳热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工程投用后,预计将增加1000多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可满足供热西区5年至10年的用热需求。
此外,引热入市建设工程环境效益显著,前期科研调查结果显示,该工程全部实施后,每年节约标煤量63200吨,减少烟尘排放4200余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00余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800余吨。
“外部”热源引进来,“内部”管网设施加紧建设、完善。
记者从市供热办及我市多家供热企业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率达60%。具体将从加快供热主管网建设、加大居民小区供热设施建设力度、推广分布式热源供热模式等方面进行。
其中,洛阳热力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新增50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进行汉宫路、建设路、新街、环城北路、洛偃快速路等道路的供热管网敷设,总长约40公里。
洛阳北控水务集团新区热力分公司今年计划新增供热面积250万平方米,将加快永泰街、滨河南路、南环路、钱江路、孙辛路等道路20余公里的支状管网建设,同时推进忠义路中继泵站建设,完善龙门大道以东及新开发区域的供热设施,实现向棕榈泉、保利香槟国际、美景城、绿都悦府、路劲御城二期、北方企业集团等20余个小区、单位供热。
“我们还将跟随新区新建道路建设进程,继续同步敷设供热管网;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预计敷设供热管网35公里,进一步提高供热普及率。”洛阳北控水务集团新区热力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还将建设、完善关林片区(龙门大道以东,古城路以南,焦柳铁路线以西、以北)、高铁龙门片区(关林路以南区域)及滨河南路以南片区、洛龙科技园区片区等区域的供热管网。
此外,到2020年,洛龙片区还将新建81个热力站,这意味着能新增约40个用热小区,每个热力站的供热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
洛阳高新热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今年计划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加快丰华路、翠微路、华夏路等8条道路的供热管网建设,总长17余公里,并大力推进引热项目,满足该区域居民采暖和企业用热需求。
今年春节前,我市新增3个分布式热源供热小区,热源采用天然气清洁能源。记者从洛阳城燃新能源热力有限公司了解到,除了这些已供热小区,正在推进另外4个小区的分布式热源供热设施建设。
实施目标:
2018年,将周边热源引入市区,中心城区新建主干供热管网60公里,城市供热管网覆盖率达80%,供热普及率达65%。
到2020年,中心城区新建主干供热管网140公里,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管网覆盖率达95%,供热普及率达80%。
来源:洛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