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长春拟引进第三方测温机构 提高供热服务水平
2017年建设幸福长春大会上,长春市政府公布了《2017年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用10个方面的100件实事,为长春市民织就了一张密密实实的民生“幸福网”。新文化记者针对部分民生实事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今年长春将启动热企退出机制的立法调研工作,逐步建立热企退出机制,提高供热水平。
“推进城市供热管理立法进程,逐步建立供热企业准入、退出机制,提高供热保障水平。”
热企退出机制立法
热企退出机制缺乏法律依据
一直以来,长春供热市场虽有信用等级评价制度,但制度没有真正实施,原因是在法律层面上没有退出机制的依据。
长春市公用局相关负责人说,建立供热企业退出机制的问题,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解决,长春市现在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对供热企业的供热行为,规范约束都非常少,处罚措施不多。
此外,不只是建立退出机制,还要加强供热管理工作,今年将通过长春市人大的调研会,把长春市供热条例的立法计划立为2017年立法调研计划,“调研中想对热企进行约束,因为没有上位法,具体到什么程度现在还不好说。”制定供热管理条例后,将在条例中对热企的行为进行规范,将准入和退出方法写进条例。
热企在减少 也有退出的
长春市现有73家供热企业,其中市管热企39家,从供热行业发展来看,热企是在逐年减少的,2012年长春市有169家热企,减少的热企是由于小锅房撤并造成的,热企一直在减少,也有管理部门要求退出的,但不是退出机制退出的。
一般来说,供热初期,供热投诉比较高。对于投诉集中的热企,管理部门会要求热企进行整改,对主要领导约谈,进行通报批评,记入信用等级档案。
管理部门提出舒适供热号召
2016至2017供暖期,管理部门号召有条件的热企提前5天开栓,这是长春市公用局提出的号召,按照国家设计规范达标温度就是18℃,北方城市执行的达标温度都是18℃,个别城市有16℃的,国家没有供热达标温度相关的法律法规,长春作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公用局提出向舒适供热转变的号召,号召有条件的企业向舒适供热转变,但不具有强制性。
拟引进第三方测温机构
对于退费,长春市公用局相关负责人说,将来会考虑简化退费程序,现在管理部门正在研究这方面管理办法,计划对原有的测温退费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方便百姓,计划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测温的问题,现在是热企和社区去测,下一步有可能由社区或者由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直接测温,避免测温结果互不认可,简化退费程序,提高供热服务水平。
本报给热企打分报道引关注
去年3月30日,在上一个供暖期即将结束之际,本报推出了请市民为热企打分的报道,根据一个供暖期市民家的温度情况,由市民对热企进行评价和打分,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报道发出次日,9小时内接到383条热线电话,反映家中供暖问题以及提出建议和意见,给热企打分系列报道获得市民的积极响应。
记者在梳理3000多条供暖电话后,发现供热投诉集中在几家企业,有读者建议应启动热企退出机制,对供热投诉高,供热不达标,不积极整改的热企,由管理部门根据退出机制要求相应热企退出供热市场。
针对本报报道,长春市公用局相关负责人首次回复,公用局最近几年一直搞供热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但没按这个制度真正实施,其原因是在法律层面上没有退出机制,热企退出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对投诉排名靠前的热企,公用局会采取对热企约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要求整改的手段。
北海公园二期建设
一直以来,经开区北海公园西侧都由围挡围着,已经围了近10年,在北海公园正门的示意图上标注,公园北至珠海路,东至会展大街,南至北海路,公园有水带广场、健身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公园设计充满自然和人文气息,唯独没有标注西界,目前北海公园西界在苏州南街东侧,由彩钢板围成。据了解,北海公园在规划之初,其西侧就位于仙台大街,由于多种原因,二期始终未建。
长春市园林绿化局项目办负责人说,北海公园二期以前的方案被推翻,又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最终的方案还没确定,新的规划设计中,公园的规划范围没变,西侧仍到仙台大街,会将苏州南街用地预留出来,进行简单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将开始建设。
来源:新文化报- 新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