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一带一路”倡议下,供热行业的发展思考
一 清洁能源为清洁供暖保驾护航
在整个供热圈里,这两年最热的一个词语就是“煤改”。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冬季,北方冬季取暖的“三北”13个省市自治区的雾霾天数均大于30天,个别城市超过60天。
能源行业专家普遍认为,燃煤污染仍是PM 2.5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大力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提倡清洁供暖是一项举国关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
一头是蓝天白云,另一头是百姓的温暖过冬,如何才能实现鱼和熊掌兼得?从整个供热行业现有的产业布局来看,“一带一路”倡议,为清洁供暖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1、太阳能并网发电,值得期待
“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铀矿及风电、太阳能和水电等资源储备较为丰富,而中国在核电及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储备。
双方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将使哈方资源优势和中方技术设备优势形成互补,有助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实现绿色经济转型。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最广的清洁能源之一。在全球各类可再生能源中,除去水电以外,太阳能供热装机量始终居可再生能源第一位。
“电热转化率高”的电供暖,热能损失小,配以分时控温、分室控温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能源与热量的不必要浪费。
“以电代煤”的电供暖,有益于整体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直接减少分户分散燃煤锅炉的使用与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清洁供暖预期。
政府““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契合太阳能利用领域共同需求,也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带来了新机遇,在此趋势下,相信用不了多久,太阳能并网发电,应用于采暖,将会是供热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2、天然气普及成为趋势
在天然气领域, “一带一路”覆盖的区域,中东是最主要的油气输出地区,而消费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油气管网建设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是重点领域。
建成海陆两通、全面覆盖的油气管网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变中东、中亚以及东南亚的能源贸易格局,而这不但为中国提供了充足的油气储备,也提高了中国能源运输的安全性。有了充足的天然气资源,才能为煤改气的普及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因此,客观地说,在未来,清洁供暖是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行业之一,面临着巨大商机,合作正从单边走向区域,为中国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展开国际合作迎来了新的政策机遇,从供热行业来看,也为整个供热行业带了新的发展思路。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集中供热、分布式供热、节能建筑等方式将助推级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这也为中国的供热行业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 智能化进程刻不容缓
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突出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就供热行业而言,智能热网的普及已经势在必行。
因此,供热行业,从产业结构来说,推广清洁能源,尽可能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而从技术层面来说,智能化进程刻不容缓,着眼这两个方面,也就抓住了在“一带一路”进程中发展的契机!
来源:硕人时代智慧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