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会刊

大势所趋-各省政府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的政策大汇总

发布时间:2017-07-19 查看次数:1271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持续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工作,确保完成清洁采暖改造民生工程、热泵采暖推广和农村厨炊电气化任务,全国各地政府都制定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其中,在工业、农业、商业和特种应用上,都对空气源热泵给予了极大重视,今天,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这些行业利好的消息。 


省份:河北

文件名称:《河北省城镇供热“十三五”规划》

相关内容:

 

积极推广电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供热利用在集中供热覆盖不到的区域,充分利用低品质的资源,大力发展电能驱动的污水源、空气源及地源热泵,蓄热式电锅炉等供热方式。有资源条件的地区发展区域性的生物质发电供热。

 

小城镇和城镇周边区域优先纳入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对集中供热覆盖不到的区域,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发展空气源热泵、电采暖、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分布式燃气锅炉或燃气壁挂炉等采暖供热方式。

 

热泵技术按热源(能源)方式不同分为:浅层地源(埋管)、空气源、污水源、海(湖)水源、地下水水源和复合热泵等。其能源利用率高,分布广泛,使用灵活,是今后提倡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

 

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区域及农村社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与空气源(地源)热泵联合方式、太阳能与电辅助加热方式、太阳能与燃气辅助加热方式及生物质能(秸秆气化、沼气)等供热方式。

 

原文链接:http://www.hebjs.gov.cn/zhengcewenjian/tongbaogongshi/201705/t20170526_228033.html


省份:河北

文件名称:《河北省节能“十三五”规划》

相关内容:

 

1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从规划、技术、标准、设计、施工等方面推进建筑节能,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积极推行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强化节能专项验收把关,确保节能标准落实。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到2020年达到10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农村建筑节能,推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式建筑等新型结构体系在农村建筑中的应用,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力度,推广太阳能、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及相互结合采暖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开展新型建材下乡行动。

 

2推进建筑用能结构调整。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大力推进太阳能综合利用,高层建筑加快发展太阳能热水应用。在适宜发展浅层地能的地区,优先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除严寒以外地区,积极推广空气源热泵技术。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建筑,推动建筑光伏发电系统、能源微网建设,适宜地区优先利用工业余热和浅层地能为建筑供暖。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超过49%,城镇建筑中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比例超过9%。

 

原文链接:

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pageId=1962757&articleKey=6737879&columnId=329982


省份:云南

文件名称:《云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相关内容:

 

三、加强重点领域节能


(十一)公共机构加快整治小型燃煤锅炉,实施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加大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广热泵技术。

 

原文链接:http://www.yn.gov.cn/yn_zwlanmu/qy/wj/yzf/201706/t20170616_29652.html


省份:山西

文件名称:《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全面加快城市集中供热建设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的实施意见》

相关内容: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四)积极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供热。各市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广多种方式清洁能源供热,促进供热方式清洁化、多元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方式供热,有效替代散烧煤采暖。对在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之外或集中供热管网暂时无法达到的区域,要按照因地制宜,多能配置的原则,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

 

原文链接:

http://www.sxjs.gov.cn/Main/cmsContent.action?articleId=652d4b2d-1c3a-4be8-931c-6a675cc45de5

  

《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

4+2”城市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太原、阳泉、长治、晋城、晋中、临汾“4+2”城市列为我省首批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城市,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新建用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以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的散煤量,可纳入新上热电联产项目煤炭减量平衡方案。20万人口以上县城基本实现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供热全覆盖。新增居民建筑采暖要以电力、天然气、地热能、空气能等采暖方式为主,不得配套建设燃煤锅炉。

 

原文地址:http://www.shanxigov.cn/sxszfxxgk/sxsrmzfzcbm/sxszfbgt/flfg_7203/bgtgfxwj_7206/201704/t20170420_295753.shtml


省份:吉林

文件名称:《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能源局等部门关于推进电能清洁供暖实施意见的通知》

相关内容:

 

三、重点任务


(五)热泵清洁供暖。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水源、土壤源、污水源或空气源热泵供暖。

 

原文链接:http://xxgk.jl.gov.cn/szf/gkml/201706/t20170623_2500165.html


省份:安徽

文件名称:《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相关内容:

 

四、主要任务


(三)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利用并举,大力发展光伏发电。落实生态环保措施,稳妥推进风电建设。加快生物质电厂建设,提高农作物秸秆使用量。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统筹优化站址布局。推广热泵系统、冷热联供等技术应用,扩大地热能和空气能利用。继续做好现有核电站址保护工作。

 

(六)构建智慧能源系统。推广冷热电三联供、热泵系统、工业余热余压等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展冷热电气等多能互补项目试点示范,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建设,普及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加快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七)推进能源消费变革。坚持节约优先,强化引导和约束机制,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提升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逐步构建节约高效、清洁低碳的用能模式。

 

3实施电能替代。在居民生活领域,加大以电代煤、电采暖技术的推广力度;在生产制造领域,推广电窑炉、电制茶、电烤烟等生产设施;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广电动汽车应用、船舶岸电和电动货物装卸;在商业流通领域,推广集中式热泵、电蓄冷空调。制定支持电能替代的电价政策,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电气化水平。

 

原文链接:http://xxgk.ah.gov.cn/UserData/DocHtml/731/2017/5/18/127709745797.html

 

省份:安徽

文件名称:《安徽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相关内容:

 

三、重点任务


扩大地热能、空气能开发利用。加大地热能资源勘查评估,在资源条件优越和建筑用能需求旺盛的地区推广地热能供暖制冷,探索开展中深层地热能高效梯级利用。2020年,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4800万平方米,替代标煤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0万吨。结合建筑节能和提升居住舒适度需要,扩大空气源热泵工程应用规模。

 

原文链接:

http://nyj.ahpc.gov.cn/info.jsp?xxnr_id=10088039

 

省份:江苏

文件名称:《江苏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

相关内容:

 

(七)强化建筑节能。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市场化方式,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大力实施光伏屋顶计划,推进利用太阳能、浅层地温能、空气热能、工业余热等解决建筑用能需求。

 

(二十七)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高效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化、高效热泵、半导体照明、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成熟适用技术。

 

原文链接:http://www.js.gov.cn/jszfxxgk/sylm/szfgb/2017/201712/jnjp/201706/t20170627518679.html

 

省份:江西

文件名称:《江西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相关内容:

 

(四)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1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研究。开展以太阳能为主的建筑复合能量系统、太阳能空调制冷设备、太阳能除湿设备、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逐步提高应用比例和质量;推进可再生能源集中连片推广应用。

 

2进行可再生能源规划。充分评估各地市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建筑用能需求,逐步实现部分自给的高效、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进一步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风能和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能,开展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工作,确立地源、水源、污水源热泵适宜地区,逐步完成各地市可行性规划。

 

原文链接:

http://www.jxjst.gov.cn/jianzhujienengkeji/wenjiantongzhi/2017-06-12/80732.html

省份:宁夏

文件名称:《宁夏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相关内容:

 

3推进全社会用能方式变革。


推进电能替代。围绕居民采暖、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生产与消费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电能替代。推广蓄热式电锅炉、分散式电采暖替代公共建筑,热网无法达到的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燃煤采暖。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等蓄能技术,实施蓄能供暖供电。推广分散式电采暖、工业电窑炉、电熔炉、电锅炉技术,促进工业电能替代,把电力作为能源终端消费的主要方式。

 

原文链接:

http://www.nxdrc.gov.cn/


省份:湖北

文件名称:《湖北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相关内容:

 

(七)强化建筑节能。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建筑材料,实施建筑节能先进标准领跑行动,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推广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落实绿色建筑建设标准,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示范,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武汉市全域和襄阳市、宜昌市中心城区的保障性住房要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进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工业余热等解决建筑用能需求。

 

(十)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推进节能及绿色农房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农房节能及绿色化改造,推动城镇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和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因地制宜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热能、浅层地热能等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提升农村能源利用的清洁化水平。

 

(十一)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公共机构率先淘汰采暖锅炉、茶浴炉、食堂大灶等燃煤设施,实施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率先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供电、供热/制冷服务。

 

原文链接:http://gkml.hubei.gov.cn/auto5472/auto5473/201706/t20170615_1006444.html

 

省份:浙江

文件名称:《浙江省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

相关内容:

 

6严格节能措施。严格节能审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项目产品单耗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用能设备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光伏建筑一体化、“热—电—冷”三联供等技术和装备。

 

原文链接:http://www.zjepb.gov.cn/root14/xxgk/zfwj/zhh/201705/t20170519_458499.html


省份:辽宁

文件名称:《辽宁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相关内容:

 

(七)强化建筑节能。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鼓励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工业余热等解决建筑用能需求。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基本完成全省有条件的城镇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

 

(十)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和渔船。推进农房节能及绿色化改造。加快城镇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推动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因地制宜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热能、浅层地热能等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提升农村能源利用的清洁化水平。开展北方农村清洁采暖模式试点建设,推动农村燃煤锅炉改造。

 

原文链接:http://www.ln.gov.cn/zfxx/zfwj/szfwj/zfwj2011_119230/201704/t20170427_2883215.html

 

省份:青海

文件名称:《青海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办法》

相关内容:

 

第四章 技术与应用


第二十八条 绿色建筑应当推广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雨水利用、余热利用和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

 

原文链接:http://xxgk.qh.gov.cn/html/1663/299278.html

 

省份:山东

文件名称:《山东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相关内容:

 

11推进农业农村节能。鼓励引导农机具报废更新,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和渔船,发展节能型设施农业。推进节能及绿色农房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农房节能及绿色化改造,推动城镇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和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因地制宜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热能、浅层地热能等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提升农村能源利用的清洁化水平。

 

原文链接:

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7/7/3/art_285_13564.html

 

省份:山东

文件名称:《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地区供暖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重点工作

 

(一)编制农村供暖规划。


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编制农村供暖专项规划,规划要覆盖全部农村地区,深入分析县域内农村供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人口数量、产业布局、村镇体系布局、基础和服务设施布局、资源能源承载能力等因素,结合热电联产发展、天然气利用以及太阳能、空气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合理确定农村供暖用能结构,供暖模式,热源位置、规模和负荷等内容,明确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农村新型社区和普通农村供暖建设规模和时序,提出推进农村供暖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合理选择农村供暖能源。


对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卫生室、便民服务中心等热负荷不连续的公共服务设施,推广碳晶、石墨烯发热器材、电热膜、户用空气源热泵、蓄能式电暖器、发热电缆等电能采暖模式。对于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展“煤改气”工程,推广燃气壁挂炉、集中供暖锅炉等天然气能采暖模式。

 

对热力管网无法覆盖的农村新型社区,因地制宜,推广以太阳能、电能、空气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为主要供暖能源的供暖模式。


来源:供热资讯

QQ截图20160729152418.png


更多>>

杂志编委

主任委员:

李颜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副主任委员:

彭世尼(重庆大学)

姜东琪(《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

王书文(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李连星(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员:

Donglai XIE(加拿大)(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Jessica SUNCanada LMG Design & Drafting Inc.

白冬军(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四检测所)

曹 晖(上海飞奥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车 明(北京市燃气集团研究院)

车立新(北京北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陈 季(成都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 立(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陈国勇(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陈金金(江苏盛伟燃气科技有限公司)

杜 娟(贵州燃气热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杜建梅(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段洁仪(北京北控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凡思军(杭州联发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房振忠(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 鹏(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傅书训(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 鹏(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高文学(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城市燃气热力研究院)

葛金先(湖南瑞华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耿启征(青岛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龚 勋(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谷红民(河北瑞星燃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管延文(华中科技大学)

郭瑞东(玫德集团有限公司)

郭卫东(家合鑫阳智慧能源科技(保定)有限责任公司)

郝蕴华(北京市公用工程设计监理有限公司)

胡茂杰(滨海投资有限公司)

胡芸华(成都千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培健(上海叁零肆零科技有限公司)

姜忠基(甘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蒋 浩(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井 帅(北京北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蒋厚贵(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蒋祥龙(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焦文玲(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 沅(武汉能源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李长缨(《城市燃气》杂志社有限公司)

李金陆(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李诗华(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树旺(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液化天然气分会)

李晓峰(海南民生管道燃气有限公司)

李亚军(华南理工大学)

李永威(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压管网分公司)

梁 立(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梁金凤(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梁晓瑜(中国计量大学)

廖 原(欧好光电控制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廖荣平(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林松月(北京松田程科技有限公司)

凌革力(湖南新奥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刘 斌(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刘 军(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刘 璐(北京优奈特燃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刘 欣(青岛开源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凤国(天津城建大学)

刘建辉(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联胜(河北工业大学)

刘敏鸿(华润燃气(郑州)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清泉(北京北燃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刘延智(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马季林(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潘一玲(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蒲 诚(天津迅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秦朝葵(同济大学)

仇 梁(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权亚强(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商博军(昆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申 粤(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沈 蓓(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石爱国(杭州先锋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孙明烨(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唐建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唐绍刚(天津华迈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陶红兵(重庆新大福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田 堃(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田贯三(山东建筑大学)

田红梅(陕西省燃气设计院有限公司)

童清福(武汉市天然气有限公司)

王 博(北京理工大学)

王 峰(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王 海(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王 淮(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王 黎(青岛能源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王 芃(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 艳(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道顺(天津市庆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海超(大连理工大学)

王建国(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文化(淄博绿能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王文想(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湘宁(中交城市能源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王昭俊(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忠平(杭州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魏守有(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

吴佩英(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吴诗勇(华东理工大学)

谢 栋(济宁天和智能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徐 鹏(北京建筑大学)

徐松强(嘉兴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熊少强(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许 征(青岛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严荣杰(宁波杰克龙精工有限公司)

严益剑(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 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 平(华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军华(武汉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杨开武(西安秦华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杨良仲(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杨小伟(陕西首创天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杨永峰(安阳益和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姚安林(西南石油大学)

姚秀程(淄博绿博燃气有限公司)

殷兴景(浙江苍南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应援农(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

于玉良(北京优奈特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袁 冶(深圳市燃气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张广民(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张姝丽(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增刚(山东一通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张志刚(天津城建大学)

赵国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赵玺灵(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郑 安力(特瑞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郑宏伟(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南京计量测试中心)

周夏汀(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周志刚(哈尔滨工业大学)

朱 娜(华中科技大学)

朱 能(天津大学)

秘书长:

郝 薇(《煤气与热力》杂志社有限公司)

更多>>

广告征订

一、《煤气与热力》杂志基本情况

《煤气与热力》杂志(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建设部沈阳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和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土工程学会燃气分会会刊。本刊为城市燃气及城市供热方面的技术性、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技术论文、工程实例、设计经验、生产总结专题综述以及有关信息。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