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燃气
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抗击台风小记
停水!停电!停网络!谈起今年的两次台风“威马逊”、“海鸥”,家住北京路与北海大道交汇处附近小区的市民张女士不禁皱起眉头,数落起它们犯下的“三宗罪”。
“还好,我提前储了水,管道燃气也没有停。那些天,虽然断电断水,但一样能吃上热乎饭!”张女士感慨地说,两次台风期间,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照常供气,实在给力。
用户满意的背后,是该公司全体员工的倾力付出。记者了解到,在台风“威马逊”期间,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两座气化塔倒塌,涠洲气源中心的发电机组因雨水浸泡而无法启动。就在这样危急恶劣的情况下,公司依然没有中断供气,有效保障了10万用户的正常生活。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用心服务,真心为民。”公司总经理陈朝平一语道破。
高价购气
中海油提供“伴生气”→经过涠洲岛气源中心冷却液化→存储在涠洲槽车/气罐→经过泛北物流→存储在北海气源中心→以管道或罐装的形式进入千家万户。据陈朝平介绍,这是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的燃气供应途径。
“威马逊”来袭,致使两个供应环节遭到重创:北海气源中心的两座气化塔倒塌,涠洲气源中心的发电机组无法运行。燃气供应,面临中断的危险。
用户需求就是命令。公司毫不犹豫地选择从四川高价购回400万元的燃气,确保了在停水停电停网络的情况下不停气,满足了10万户居民的用气需求。
高价外购气源,然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客户。对于这样的亏本买卖,陈朝平认为值得。他告诉记者,2007年以来,公司始终以燃气事业为己任,不以燃气利益为己有,坚持服务于百姓,让利于百姓。七年时间,广西其他城市的管道燃气价格纷纷涨价。而北海却始终保持七年前的价格不变,依然是3元/立方米。
“吃亏是福。”陈朝平表示,公司的真诚服务,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公司用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到现在的10万多户,仍不断有居民加入。这便是吃亏的最好回报。
临危坚守
陈朝平坦言,在两次台风中,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到不停气,不仅因为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还因为拥有一群“舍小家、顾大家”的可爱可敬的员工。
据介绍,7月19日凌晨,在“威马逊”的猛烈袭击下,北海气源中心的两座气化塔轰然倒塌,情况万分危急。
“随时可能发生剧烈爆炸,威胁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公司副总经理郭晋君回忆道,危急时刻,在北海气源中心留守值班的员工李可秋、黄健、廖胜文没有多想,立即穿好安全服,冒着狂风暴雨迅速冲出值班室,用双手关闭了气化塔阀门。整个抢险过程快而不乱,干净利落!一场严重的安全事故成功避免,附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化险为夷。
北海气源中心险情刚消除,涠洲气源中心又开始告急:发电机组因被雨水浸泡无法启动,急需烘干修复,否则,燃气无法传输到北海市区。
电气工程师杨永泉在此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正在抢修时,他接到了家人的电话,获悉母亲病危住院、好几天无法进食,随时有生命危险。作为家里的长子,杨永泉心急如焚,顿时泪流满面。
公司领导得知情况后,立即给他放假,让他返家照看母亲。然而,杨永泉最后还是选择坚守阵地。作为岛上唯一一个专业的电气工程师,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杨永泉坚守岗位整整两个星期,直至发电机组重新启动,才返回家中看望母亲。所幸的是,目前,杨永泉母亲病情已经好转,正在逐步康复之中。
安全至上
陈朝平告诉记者,在台风“海鸥”中,公司基本上没遭受到什么损失。一来这次台风强度不及上次,二来认真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教训,在台风来临前,对管道工程、危化品等重点隐患反复进行了排查治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对所有设备设施、建筑物再次进行加固。
记者了解到,“威马逊”致使该公司经济损失688万元,其中直接损失168万元,间接损失120万元,外购气源400万元。而“海鸥”只是吹走了一间值班室的一些瓦片。
最让陈朝平感到安心的,除了是保证了全市用户的正常用气,还有全体员工在坚守岗位中安然无恙。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员工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陈朝平表示,公司在两次台风来临前,不需要值班的员工一律放假回家避风,值守的员工也做好了有效的防护措施。
“你用气,我用心;安全第一,服务至上。”这是北海市管道燃气有限公司的宗旨。陈朝平表示,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秉承这一宗旨,为保证北海市居民正常用气尽心尽力,永不止步。来源: 北海日报 作者:黄 娴 唐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