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供热
西安现有8大供热企业 市政集中供热只占1/3份额
有些区域难增加新用户
西安市政集中供热不断增加供暖面积,为何始终只占整个供暖份额约1/3?
供热企业发展有三个问题
西安市供热监督管理中心书记马江波说,从目前供热企业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投资大,最主要的是热源厂的建设投资大;二是管网铺设成本高,审批手续麻烦,因为涉及开挖路面,施工需要市政、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审批,而且城市地下空间有限,有的地方根本没有管位。三就是治污减霾环保要求高,加大了运行成本。
热源有限城墙周边难增新用户
“最大的困难是热源有限,部分区域已经饱和,很难再发展。”西安市热力总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说,以该公司为例,城墙周边发展限制最大,因为供热站的供热能力有限,热源已经饱和,很难再增加新用户。西安加大治污减霾力度,目前不能再增加燃煤锅炉,所以下属的城区供热公司范围内未供热的小区很难申请。而下属的城北、太华供热公司热源比较充足,该区域内、距离主管道较近的小区可按程序提出申请。
楼盘空置率高 曲江热源供大于求
西安热电供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供热区域主要覆盖曲江和航天基地,在市政集中供热发展方面,受到的影响和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网施工建设开挖手续审批麻烦,开挖施工有时会遇到涉及单位和居民的阻挠。另一个就是在发展用户方面,区域内楼盘不少,但是入住率不高,用热少,收不上费。由于热的散失性,小区空置率高,就会导致供热损耗大,加之郊区与城市本身的温差,对热源的消耗也更大。
热源和管网建设资金需求量大
西安热电阳光热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觉得热源和管网建设的资金问题是制约集中供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环保要求高,今年公司建了四台100吨的燃气锅炉,供暖时用户室温要达标,运行成本非常高。在管网建设方面,城市不断扩大,原来的管网建设是按供10万户设置的,可能现在需要供100万户,就需要重新建设管网。而锅炉、管网的改造建设投入需要上亿元,企业无力承担。目前区域内比较薄弱的地方是劳动路附近,这里属供暖末端,虽然用户有需求加入市政供暖,他们却担心接得多不能保证供暖质量。
>>答疑
市政集中供热咋申请
西安市热力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供热范围内的单位用户如有用热需求,可到该公司计划经营科咨询办理相关用热事宜。
集中供热申请流程为:用户申请办理登记,技术人员在3个工作日内了解现场情况,报计划经营科、设计公司、用户所属供热分公司初步复核(5个工作日内),然后报公司领导审批,如果不具备用热条件,将向申请单位复函;如果具备用热条件,由申请单位负责报规划部门购买管线图做施工报建图,双方签订供热工程合同,委托设计规划部门复审设计,申请单位选择换热器品牌种类及辅助设备,申请单位办理市政、交管等相关手续,随后进入施工、调试、竣工验收、面积符合程序,一切完成后签订供热合同,启动供热程序。由于规划等手续比较慢,所以整个程序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
>>数据
去冬5288个投诉咨询电话
去年供暖季开始前,西安市供热监督管理中心设立了两部24小时有人值守的供热咨询、投诉电话,从2013年11月4日至2014年3月15日,共接到供热咨询、投诉电话5288个。其中投诉热源问题的有1020个,占19.29%;反映小区内部供热质量问题的有2342个,占44.29%;咨询热价、收费方式的有424个,占8.02%;咨询、反映自备锅炉相关问题的有324个,占6.13%;投诉物业公司服务、态度等问题的有125个,占2.36%;咨询、反映区县供热问题的有229个,占4.33%;其他(咨询供热时间、申请用热程序等)的有824个,占15.58%。
不过,随着西安市供热能力的增强,供热质量不断提高,加之去冬气温较高,咨询投诉电话数量比上一个采暖季的6818个减少了1530个。来源:华商报记者 张莉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