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燃气
石油发展与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燃气人该关注哪些
看点: 1、发改委发布石油发展与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 2、石油天然气“十三五”规划出台专业化重组将成主线 3、十三五”天然气消费比重将翻番——大气污染地区煤改气 4、石油天然气十三五规划印发 2020年石油产量2亿吨以上 5、石油十三五规划:鼓励具备条件的油气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推广替代能源,引领石油消费低速增长。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逐步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构建结构合理、供需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
石油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左右。2020年国内石油产量2亿吨以上,构建开放条件下的多元石油供应安全体系,保障国内2020年5.9亿吨的石油消费水平。“十三五”期间,建成原油管道约5000公里,新增一次输油能力1.2亿吨/年;建成成品油管道12000公里,新增一次输油能力0.9亿吨/年。到2020年,累计建成原油管道3.2万公里,形成一次输油能力约6.5亿吨/年;成品油管道3.3万公里,形成一次输油能力3亿吨/年。
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万亿立方米,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6万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5万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4200亿立方米,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2020年国内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3600亿立方米以上。“十三五”期间,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4万公里,2020年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干线输气能力超过4000亿立方米/年;地下储气库累计形成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加快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健全天然气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天然气监管体制。
石油十三五规划提出六大任务,加强勘探开发保障国内资源供给,推进原油、成品油管网建设,加快石油储备能力建设,坚持石油节约利用,大力发展清洁替代能源,加强科技创新和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
天然气十三五规划提出三大任务,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提高调峰储备能力。
新闻来源:发改委网站
虽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还未发布,但1月19日印发《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已勾勒出了油气改革路线图,上游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鼓励改革试点和模式创新,下游推动天然气管输和销售分离,并且支持油企混改和专业化重组。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加强勘探开发增加国内资源供给,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左右,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的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则分别为3万亿立方米、1万亿立方米和4200亿立方米,使得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到16万亿立方米、1.5万亿立方米和1万亿立方米。而在供应方面,2020年国内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3600亿立方米以上,新增2020年国内石油产量2亿吨以上,构建开放条件下的多元石油供应安全体系,保障国内2020年5.9亿吨的石油消费水平。
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垄断的破冰。一直以来,国内具有探矿权和采矿权资质的企业只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油田四家。去年国土资源部率先宣布在新疆进行六块油气区块招标试点,标志着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改革破冰。
《规划》提出要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公开公平向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出让相关矿业权,允许油气企业之间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矿业权转让,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同时鼓励改革试点和模式创新,持续推进新疆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点,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并加快向全国推广。总结和发展新疆、川渝、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常规油气、页岩气、致密气勘探开发企地合作、合资混改、引入竞争等创新模式。
全面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更大的看点在于管网环节。据了解,当前我国天然气中游输配环节高度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手中,而且管网管理体制复杂,多个中间环节层层加价。
在此背景之下,《规划》提出,推动天然气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大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加强天然气管输价格和成本监审,有效降低输配气成本,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建立完善上中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加大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发培育力度,供气企业合理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形成终端市场的竞争环境。依据市场化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天然气进口。鼓励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生物天然气进入天然气管网和车用燃气等领域。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4万公里,2020年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干线输气能力超过4000亿立方米/年;地下储气库累计形成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同时,建成原油管道约5000公里,新增一次输油能力1.2亿吨/年;建成成品油管道12000公里,新增一次输油能力0.9亿吨/年。到2020年,累计建成原油管道3.2万公里,形成一次输油能力约6.5亿吨/年;成品油管道3.3万公里,形成一次输油能力3亿吨/年。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还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石油企业改革,鼓励具备条件的油气企业发展股权多元化和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推进国有油气企业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业务进行专业化重组,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支持老油区改革,积极鼓励和引导老油区转型升级。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等方式给予必要支持。
国金证券分析师贺国文认为,新一轮油气改革将加速推进石化行业国企改革,主要方向包括混改、资产证券化以及股权激励,未来石油央企与民企合作将在上游资产、石油销售、工程技术服务、装备制造等领域继续深化,同时,“两桶油”先后进行专业化重组和平台化整合,旗下上市平台值得关注。
新闻来源:经济参考报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石油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其中,《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以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为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天然气产业,逐步把天然气培育成主体能源之一,构建结构合理、供需协调、安全可靠的现代天然气产业体系。
201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比重是5.9%,而日前发布的《能源“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与《规划》提出的目标相比,接近翻番,这必然需要提高天然气的消费量。
此次规划明确要求,“十三五”要抓好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等气化工程、天然气发电及分布式能源工程、交通领域气化工程、节约替代工程等四大利用工程。
而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成为推进“煤改气”工程重点。
卓创资讯天然气分析师刘广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10%的目标还是符合业内预期的,如果能够加速推进国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是非常有希望实现的。
在目前冬季雾霾多发的情况下,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地区等气化工程,被业内人士给予高度的关注。
规划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为重点,推进重点城市“煤改气”工程,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大力推进天然气替代步伐,替代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工业窑炉、燃煤设施用煤和散煤。
规划除了要求在农村地区推动天然气替代民用散煤外,还要求提高天然气城镇居民气化率等。
此外,天然气发电也被认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规划中数据显示,目前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发电仅占14.7%。
这一占比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水平。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世界其他主要国家中,气电在天然气利用中所占比重通常在30%~60%区间。例如,2015年发电用气占美国天然气用气量的35%,俄罗斯为33%,英国为36%,日本更是高达60%。
对此,规划提出要借鉴国际天然气发展经验,提高天然气发电比重,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
目标制定的同时,规划也指出,大幅增加天然气消费量难度较大。
刘广彬表示,“十二五”期间就没有达到预期的天然气消费量。这是由于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完善,导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在过去两年远高于替代能源价格,这使得天然气的下游需求受到抑制。
对比国际上的情况,刘广彬表示,按照国际惯例,天然气使用量较多的工业用户,价格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应该执行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而居民用气价格承受能力较高,价格水平也应该较高,但国内正好相反。
“国内的天然气定价水平整体偏高。”刘广彬说,国内天然气有降价空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也曾表示,天然气10%的消费和供应从哪里来呢?今后煤改气、天然气发电等都要进入市场,这就需要政府在补贴、价改等方面下力气,关键解决天然气价格贵、成本高的问题。
《能源“十三五”规划》也指出,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网密度低,储气调峰设施严重不足,输配成本偏高,扩大天然气消费面临诸多障碍。
其中,由于储气调峰能力严重滞后,也产生了冬季迎峰度冬工作仍然紧张的问题。对此规划要求,到2020年形成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有序发展LNG 接收站调峰,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储气调峰设施,鼓励多种主体参与储气能力建设。
在刘广彬看来,根本上还是需要推进油气体制改革,包括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和运营体制改革等。实现基础设施公平开发,从而保证上、中、下游市场对投资者均有吸引力。
规划提出,全面深化油气体制改革。推动天然气管网运输和销售分离,大力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开放。放开非居民用气价格,进一步完善居民用气定价机制,加强天然气管输价格和成本监审,有效降低输配气成本,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
刘广彬指出,城市燃气环节收取的输配费用相对较高,利润可观,而中上游环节却常常面临着亏损经营的局面。“需要梳理国内各个环节目前的价格水平和收费模式,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理顺价格体系。”
规划也要求,建立完善上中下游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加大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发培育力度,供气企业合理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形成终端市场的竞争环境。依据市场化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天然气进口。鼓励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生物天然气进入天然气管网和车用燃气等领域。
刘广彬表示,输配费降低的情况下,未来存在着降低天然气终端价格的可能性。但天然气定价机制还受油价等其他因素影响,通过改革后,综合考虑上游的供应成本和下游的承受能力,经过市场博弈形成的价格,最终能够形成合理价格。
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摘要:
(三)发展目标
1、储量目标
“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左右。
2、石油供应
2020年国内石油产量2亿吨以上,构建开放条件下的多元石油供应安全体系,保障国内2020年5.9亿吨的石油消费水平。
3、基础设施能力
“十三五”期间,建成原油管道约5000公里,新增一次输油能力1.2亿吨/年;建成成品油管道12000公里,新增一次输油能力0.9亿吨/年。到2020年,累计建成原油管道3.2万公里,形成一次输油能力约6.5亿吨/年;成品油管道3.3万公里,形成一次输油能力3亿吨/年。
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摘要:
(三)发展目标
1、储量目标
常规天然气。“十三五”期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3万亿立方米,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16万亿立方米。
页岩气。“十三五”期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5万亿立方米。
煤层气。“十三五”期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4200亿立方米,到2020年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2、供应能力
2020年国内天然气综合保供能力达到3600亿立方米以上。
3、基础设施
“十三五”期间,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4万公里,2020年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干线输气能力超过4000亿立方米/年;地下储气库累计形成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
4、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推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健全天然气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建立覆盖全行业的天然气监管体制。
新闻来源:发改委网站
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石油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十三五”期间,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左右;2020年国内石油产量2亿吨以上,构建开放条件下的多元石油供应安全体系,保障国内2020年5.9亿吨的石油消费水平;“十三五”期间,建成原油管道约5000公里,新增一次输油能力1.2亿吨/年;建成成品油管道12000公里,新增一次输油能力0.9亿吨/年。到2020年,累计建成原油管道3.2万公里,形成一次输油能力约6.5亿吨/年;成品油管道3.3万公里,形成一次输油能力3亿吨/年。
《规划》明确了六大重点任务:(一)加强勘探开发保障国内资源供给;(二)推进原油、成品油管网建设;(三)加快石油储备能力建设;(四)坚持石油节约利用;(五)大力发展清洁替代能源;(六)加强科技创新和提高装备自主
化水平。
《规划》提出全面深化油气体制改革:
实行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制度和更加严格的区块退出机制,公开公平向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出让相关矿业权,允许油气企业之间以市朝方式进行矿业权转让,逐步形成以大型国有油气公司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的勘查开采体系。
鼓励改革试点和模式创新。持续推进新疆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点,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并加快向全国推广。总结和发展新疆、川渝、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常规油气、页岩气、致密气勘探开发企地合作、合资混改、引入竞争等创新模式。
深化下游竞争性环节改革。坚持放宽限制与加强监管并重,完善石油进口管理体制,调整成品油出口管理方式,发挥价格机制对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和促进环境保护的引导作用,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理顺资源开发税费关系,在统筹研究相关税费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建立矿产资源国家权益金制度,实施好资源税政策,合理确定负担水平。探索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惠及地方机制。
《规划》还提出进一步深入推进石油企业改革:
完善国有油气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投资管理、强化风险控制,提高项目决策和运营管理水平。优化国有企业考核机制,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任务的考核,监管和推动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鼓励具备条件的油气企业发展股权多元化和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推进国有油气企业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业务进行专业化重组,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促进内部资源优化高效配置,瘦身健体、降本增效。
推进配套改革,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支持老油区改革,积极鼓励和引导老油区转型升级。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等方式给予必要支持。
新闻来源:中国网财经
来源:燃气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