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燃气
中石油管道局创造陆海定向钻穿越中国新纪录
2020年2月22日5:18分,由管道四公司穿越工程一处承建的新奥浙江舟山LNG接收站及加注站项目完成陆对海第二穿:牛头山定向钻穿越Φ1016X1080米。采用海上铺管船铺管,陆地钻机回拖方式一次完成回拖。创造了国内最大管径(1016毫米)、最大水深(27米)陆海定向钻穿越纪录,解决了“舟山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及加注站连接管道项目”最关键、最难的一道障碍,再一次印证了管道四公司成熟的非开挖穿越施工能力,为中国石油乃至油气管道行业在长距离海底穿越施工方面积累了宝贵成功经验。
舟山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及加注站作为重要的配套工程,是国家11项重点互联互通工程之一。舟山LNG外输管道项目不仅具有打通未来LNG陆海大通道长远意义,同时也具有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稳定供应的短期现实意义。项目全程80余公里,共9段,其中5段陆管(陆域)、4段海管(海域),项目施工环境复杂,陆上地质、地貌条件恶劣,集合了目前长输管线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诸多难点,是目前国内海域乃至国际管道施工行业内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现场检查
管道四公司承担牛头山、马目两条陆海定向钻穿越工程。其中马目定向钻已于2020年1月回拖成功,此次施工的牛头山管道回拖长度为1080米,主要地质为淤泥和粉质黏土,海水深度达27米,水平段埋深45米。回拖管道在铺管船上进行预制。陆地DD-880钻机牵引回拖方式。工程于2019年10月28日导向孔开钻。该工程被誉为是海底深度最深,施工地域海浪最大,海域最复杂的陆海定向钻穿越。
司钻在操作定向钻机
项目部为加快推进工程施工进度,对客观条件作了充分预案,大大降低了台风天气、地质复杂带来的潜在影响,最大程度发挥现场各方的协同能力,统筹安排施工计划,倒排工期、精细方案,科学调度,确保了整体施工进度的节奏。
回拖管道入海底孔洞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项目负责人24小时带班值守,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引导工作,做好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确保施工生产进度和疫情防控两方面都精准到位。终于,历时118天,于2020年2月22日一次回拖成功。
管道四公司作为管道局下属的管道非开挖专业化公司,是行业内知名的“管道特种兵”,拥有“中国第一穿” “中国石油第一盾”的美誉。曾先后在杭州湾、孟加拉等工程用定向钻技术执行陆对海穿越,持续更新中国管路陆海定向钻穿越纪录,为中国石油甚至管路制造行业在远距离、大规格陆对海穿越工程施工层面累积了宝贵工作经验。
铺管上回拖管道
据了解,陆海定向钻方式具备安全系数高、保护生态环境、节约项目投资等优势,被愈来愈多地运用于海洋管网工程中,行业前景十分宽阔。此次舟山陆海穿越工程管道的顺利回拖再一次印证了管道局成熟的穿越施工能力。
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有限公司